嘉德拍卖
新闻 > 热点 > 正文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九鼎八簋赏析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河南省博物院

摘要: 器物介绍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夏、商、周三代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这套九鼎八簋, 1996年出土于河南新郑的郑韩古城遗址,年代为春秋时期。九件铜鼎纹饰相同,大...

器物介绍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夏、商、周三代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这套九鼎八簋, 1996年出土于河南新郑的郑韩古城遗址,年代为春秋时期。九件铜鼎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一件通高54.5厘米,最小的一件也有47.5厘米,八件铜簋形制相同,纹饰相近。

商周时期青铜器根据用途不同有很多种类,王公贵族在进行祭祀、典礼、丧葬、征伐、宴饮等礼仪时所用的青铜器叫青铜礼器。而礼器中最重要的就是鼎。西周“制礼作乐”,“礼乐制度”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中华民族自誉为“礼乐之邦”也由此而来。由于周人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这一时期酒器减少,礼器增多,而且往往成套成组地出现。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体现礼制的用具,这就是“藏礼于器”。据《周礼》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大夫使用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

20200325110058_2927.jpg

20200325110100_4948.jpg

墓葬情况

关于郑国,据史料记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将他的弟弟姬友封在陕西凤翔,后来又迁都到华县,国号郑,姬友就是郑桓公。此后,桓公和他的儿子武公又先后灭掉了东虢国(今河南荥阳)与郐国(今河南新密),建立了郑国的新都城,为了跟以往的都城相区别,特取名“新郑”。随着国力的强盛,郑国打着王室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俨然成为春秋初年的霸主。郑国在新郑建都390年,于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韩灭郑后,把国都从阳翟(今禹州)迁到新郑,新郑的郑韩故城也是由此而来。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长达530多年。数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郑韩故城发现大量的宗庙祭祀与宫殿遗址,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和贵族墓葬,以及多座青铜礼乐器窖藏坑和大量的车马坑等丰富的遗迹。

器物发展

九鼎的传说在中国由来已久,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周代在继承和发展了夏商以来的礼制基础上,等级宗法制度更加持谨森严,有资格享有九鼎的只能是天子。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蜂起,诸侯公卿纷纷挣脱传统礼制的束缚,僭越之举逐渐普遍。此组九鼎系列青铜礼器就是来源于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郑国,并且同类的九鼎系列礼器在郑韩故城先后出土过五套之多,充分说明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

同时,这一时期王室之器开始减少,诸侯国器逐渐增加,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也一改过去的设计,大胆的突破商周以来的神秘色彩,体现出强烈的地方性和清新感。我们从九鼎八簋的造型上可以看出,它改变了过去那种雄浑凝重的艺术风格,而趋向秀丽轻灵,纹饰也从过去奔放的粗纹改为工整的细纹。像这些青铜鼎上的蟠虺(huǐ)纹,两条或多条虺龙相互缠绕在一起,连续反复穿透盘旋,生动而纤细的附在器物的表面,极具华美繁缛的艺术效果,代表了这一时代新的潮流。

20200325110101_8689.jpg

20200325110103_1389.jpg

小结

这套九鼎八簋及相关礼乐器物组合的发现,填补了周代社祀礼制形式的空白,对于研究当时祭祀的礼仪规范及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