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资讯 > 正文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今日正式对外开放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12-15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由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已于昨日(14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并于今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今日正式对外开放


张雄艺术网上海报道  由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已于昨日(14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并于今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重要的“巡回展览画派”作品收藏,有着“巡回展览画派之家”的美誉。本次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学院与传统”、“巡回与先驱”、“自然与情怀”、“人物与个性”、“历史与现实”和“求新与探索”,共展出包括克拉姆斯柯依、列宾、列维坦、希施金等多名杰出油画家的代表作在内的68幅油画,通过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和风俗画较为全面地展示19-20世纪初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借助他们的作品,观众得以透过画家们所表现的欢乐与哀伤、游戏与传说,深入了解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人们也将从中发现普通民众的风俗、民族服饰的特色和历史事件的面貌等诸多有趣的内容。


风景画在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学院派”基于想象所创作的风景画不同,巡回展览画派鼓励画家们走出去观察田野和乡村,从故乡真实的自然风光中获得创作灵感。在本次展览中,“自然与情怀”版块的风景画将有助于观众领略到俄国本土风光之美,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貌。如《夜》、《融雪》、《黑麦田》等。


  《夜》,希施金,(1871年)


《夜》,希施金,(1871年)


希施金的《夜》(1871年)再现了一幅俄国典型的仲夏日暮的静谧美景。希施金技法全面,其带有质感的笔触充分体现出每一种自然物象的形态与特点。1871年,这幅《夜》在首届“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展上引起巨大轰动,评论家们一致盛赞其为希施金无可挑剔的杰作。此后的百年间,它在各大藏家手中辗转流传,最终在其诞生100年后的1971年入藏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融雪》,费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里耶夫,(1871年)


《融雪》,费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里耶夫,(1871年)


《融雪》,费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里耶夫,(1871年)


瓦西里耶夫在《融雪》一作中表达出特殊的情感,观众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画家真切的伤感、苦痛与坚忍。


  《黑麦田》,阿列克谢•康德拉特耶维奇•萨夫拉索夫 ,(1881年)


《黑麦田》,阿列克谢•康德拉特耶维奇•萨夫拉索夫 ,(1881年)


萨夫拉索夫在《黑麦田》中则以庄严而充满诗意的笔调描绘了一片广袤的土地。整幅图景充满着一种自由呼吸、崇尚自然的情感基调。但与此同时,起伏的麦田和积聚的乌云又传递出一种紧张和焦虑感。


巡回展览画派在肖像画领域成就斐然


巡回展览画派的肖像画涵盖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各个阶层,如作家、音乐家、科学家、思想家等。19世纪60年代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的“曙光期”,诞生了以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音乐家和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思想家。这些关心现实生活、心系百姓的艺术家们敲开了俄罗斯传统艺术的坚壳。油画家们在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时,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共鸣。如《无名女郎》、《护林员》、《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肖像》、《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等。


  《无名女郎》,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83 年)


《无名女郎》,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83 年)


克拉姆斯柯依所作的《无名女郎》将带着她传奇而神秘的气质来到观众的面前。与其他众多保守风格的人物形象不同,克拉姆斯柯依笔下的这位年轻女郎动人美丽的脸庞和人物的每一处细节,都诱使观众去探求人物背后的秘密。


《护林员》,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74年)


《护林员》,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74年)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肖像》,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74年)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肖像》,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74年)


《列夫•托尔斯泰肖像》,列宾,(1887年)


《列夫•托尔斯泰肖像》,列宾,(1887年)


绘画大师列宾在1887年夏天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肖像》(1887年),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他生动地捕捉到了托尔斯泰脸部的特征和内在丰富的个性,展现了画家惊人的洞察力。


在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中,风俗画的地位至关重要


本次展出的风俗画包含众多群像类作品,如《修铁路》、《最后的晚餐》、《纤夫涉水》、等,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曾非常精辟地将此类作品称为“人物合唱”,它们生动地刻画了人民大众真实的生活和真挚的情感。画家通过对生活各方面的细致描绘,展现了19世纪最原汁原味的俄国生活图景。每位画家对历史有着不同的思考,于是他们笔下的历史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历史的真实”而并非简单的“真实的历史”。


《修铁路》,萨维茨基,(1874年)


《修铁路》,萨维茨基,(1874年)


《最后的晚餐》,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盖依,(1866 年)


《最后的晚餐》,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盖依,(1866 年


《纤夫涉水》,列宾,(1872年)


《纤夫涉水》,列宾,(1872年)


《纤夫涉水》(1872年)是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所藏列宾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1873)的另一版本作品聚焦于纤夫们艰辛劳作的场景,表现了人物的内在力量、个性气质和人格自尊。


年轻一代画家是巡回展览画派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老一辈画家,年轻一代画家的作品往往拥有更纯熟的笔法和更强的塑造力,运用新的艺术方式表达积极一面,画作的色彩更趋明亮丰富,笔法也更为开放自由。阿尔希波夫的《奥卡河上》充满了阳光和空气,涅斯捷罗夫的风景画《伏尔加河边的牧羊人》则充满着动感和音律之美。作品虽然诞生于艰难时代,但它却充满着对战胜艰险的期许和希望。


《奥卡河上》,阿布拉姆•叶菲莫维奇•阿尔希波夫,(1889年)


《奥卡河上》,阿布拉姆•叶菲莫维奇•阿尔希波夫,(1889年)


《伏尔加河边的牧羊人》,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涅斯捷罗夫,(1922年)


《伏尔加河边的牧羊人》,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涅斯捷罗夫,(1922年)


此外,视听专室内播放的影音作品也将是本次特展的一大看点。“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将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世界。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

主办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上海博物馆

协办 :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

展期:2017年12月15日—2018年3月4日(周一闭馆)

地点: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856年。当时,24岁的商人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恰科夫首次购藏了两件俄国画家的作品。从此,特列恰科夫便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收集俄罗斯画家的作品,他不仅慷慨斥资,还坚持以在莫斯科建立一座俄罗斯艺术博物馆为其毕生的重要使命。1892年,特列恰科夫将他的全部藏品,连同亡弟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遗留下来的少部分欧洲经典藏画一起捐给了莫斯科市。当时,这批藏品总计约为2000件。直至1898年去世前,特列恰科夫一直担任着美术馆董事,并积极致力于扩充藏品。1918年,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从市立博物馆跃身为一座国立博物馆,并以创建者特列恰科夫的名字永久命名。如今,美术馆的藏品数量已近20万件。


巡回艺术展览画派


巡回艺术展览协会,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最具革新精神的民族艺术团体之一。这个创作团体集结了一批年轻大胆、才华横溢且具有独立思想的艺术家,构成了俄国杰出的艺术家群体——“巡回展览画派”,其成员包括彼罗夫、萨夫拉索夫、列宾、列维坦、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和科罗温等众多驰名欧洲的杰出画家。自1870年成立至1923年解散,巡回艺术展览协会共计举办过48次巡展,足迹遍布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喀山、沃罗涅什、里加等地,“巡回展览画派”因此得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