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到北京集合,“自己将作品卷巴卷巴,带上火车,随身带到北京”。孙良说,他带去三张作品,李山参展的是《胭脂》系列的三联画。其他上海艺术家还有丁乙、宋海东等。作品的运输出境由栗宪庭统一管理。
弗兰使馆人员的身份起了一些作用。“我们没有官方邀请,办不了签证,弗兰联系了一个鸢尾花公司帮忙给我们发了邀请函,我们这群人是以文化研讨会的名义出境的。”孙良说。
作品出关遇到麻烦,弗兰找到一家工艺品公司老板鲍乐安帮助,把这批画以工艺品的名义运出境。“栗宪庭办出境时,海关跟他说,这批东西是非官方渠道出去的,回来时可能入不了关。但当时大家都知道这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有因为这个退缩,也根本来不及考虑后面的事。”李山听说。
出关时的权宜之策,为之后这批画的入关困境埋下了伏笔,是这些作品多舛命途的开端。
困于天津
1993年6月,14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亮相。栗宪庭、方力鈞、廖雯、丁乙、余友涵、孙良、刘炜、张培力、王广义、耿建翌、徐冰都出现在了威尼斯双年展的开幕式,喻红、宋海冬没到现场,李山错过了开幕式,开展后一个月到的威尼斯。
展览持续了一年多,最初的兴奋过去以后,作品去留的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有人提议在意大利其他地方再办一个展览,请奥利瓦策划,“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大家都想作品多一些机会展出,但最终这件事没办成。”按照当时双年展的规定,所有参加双年展的国外作品展览以后都必须运出意大利,如果艺术品留在当地,就有逃税交易的可能。
但画作在出关时是以工艺品名义,所以入关的手续办不出。弗兰回忆,当时的运输费用都是阿玛尼赞助,弗兰跟他们协调,这些作品必须运到第三方,然后才能回中国,但是阿玛尼不同意,他们觉得从中国来的,就应该直接回中国去。
最后这批作品被运回了天津塘沽新港,在港口滞留。“我们的画在天津押了三个月,大家急得没办法。”孙良说。
弗兰当时已经辞去了在中国的工作,在纽约留学。她打电话给栗宪庭想办法,最后找来了香港汉雅轩老板张颂仁帮忙。
张颂仁和很多艺术家熟稔。1992 年张颂仁与栗宪庭策划组织了一次大型群展“后89 中国新艺术”,第一次组织中国内地当代艺术家在香港展出。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大多也出现在这次展览。张颂仁由栗宪庭牵线,已经开始收藏内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李山的《胭脂》系列。
1994年,这批作品暂时先托鲍乐安运到香港,由张颂仁代为保管,港陆之间通联相对容易,以后再找机会运回内地。李山和孙良没想到的是,两人寻回自己的作品,是在20年之后。
罗生之门
威尼斯双年展后,李山和余友涵就到了纽约发展。1996年6月,李山回到上海,突然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自己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遗失了。“我、孙良、丁乙和喻红等几个艺术家的作品全都不见了,王广义等人的作品也缺了几件。”
“张颂仁没有直接跟我说作品没了,所以我还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就打电话给张颂仁确认,他告诉我,画确实没了,这批作品从天津运到香港,一打开就发现少了一部分。”李山说。
孙良从张颂仁处得到的答复也是如此。他写信向张颂仁询问遗失作品的事。张颂仁在1995年3月8日的回信中告诉他,“威尼斯展作品去年夏才退到天津,后来不能进关又转来我处,可是缺了很多作品,李山、你、余(喻)红一件作品都没有,王广义等也有人短缺作品,余友涵等几位没有短缺。我收到后就已通知弗兰并把收件清单给了她,请她去意大利方面交涉。我也跟北京转运的包(鲍)先生联络过,他说不是丢在他那边。暂时状况如此,如有进展再联络。”
弗兰最初认为遗失的主因在阿玛尼身上。她收到了张颂仁发来的遗失作品清单,相信作品是遗失在从意大利到中国的运输途中,而负责运输的阿玛尼是直接责任方。她咨询了自己的父亲,他是一名意大利执业律师,准备收集材料要和阿玛尼打官司。孙良也记得,弗兰为了准备官司的事和丁乙等艺术家们联系过,还准备了一个文字材料。
“这种打官司的准备我一直做了两年,我一直想做一个丢画的图片清单,把它在艺术圈公布,这样拍卖行一旦收到这些画就可以举报。”
但是这个官司必须是所有丢画的艺术家联名委托律师在意大利起诉。在威尼斯双年展,因为展位的问题一些北方艺术家和弗兰闹得不愉快,因此并不是所有人反应都很积极,再加上没有充分证据表明作品是在哪个环节遗失的,最终没有诉诸法律。
当时弗兰并没怀疑过作品是在香港丢的,因为张颂仁“没道理说这个(画家)有,那个(画家)没有”。
但李山对张颂仁的说法不能释疑,因为他在1994年10月去圣保罗双年展前,曾途经香港拜访过张颂仁,也在他的画库里见过这批威尼斯参展的作品。
“我和余友涵、刘炜经过香港时,在张颂仁的画库里住了两夜,在那个半地下室的画库里堆满了作品,一卷卷平放在地上,张颂仁指着一堆作品卷对我说,这就是你们在威尼斯参展的作品,你的也在。其中有3米长的一卷,和我那件长8米,高2.7米的三联画尺寸很吻合。”李山回忆。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