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徐小虎称鉴画需用心而非知识 称台北故宫有假画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1-19 来源:国家博物馆
标签:

编者按:年近80的徐小虎,眼睛仍然灵动有神,她有一张中西合璧的脸庞。在中德家庭长大,穿插接受两种文化教育,她有一套自己的书画鉴定方法,以融合东西 方研究的方法审视中国古画。因《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一书徐小虎在大陆突然“暴红”。其中,“台北故宫有假画”的大胆结论更是引起众多读者的关 注,她因此自称“上了台湾艺术圈的黑名单”。 


中国人很会吃东西,比世界上任何人都会吃,而且他会批评,他会说这火不够大,或者是这油不够热,或者是煮得太久。但当你问他这张画好不好,他就愣了,他为什么看不出这张画好看还是不好看?他会看的,可是他不敢看,不敢说。

 

我第一想说的就是,绝对绝对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相信自己的脑袋。因为脑袋一旦读过书,就会被骗的。中国人喜欢读死人写的东西,完全相信,以为人已经死了,一定是真的。其实我们慢慢发觉,各个时代的人写的东西都会有一些不真,或者是错误。 


有些画俗不可看,有些画很雅。雅的缘故是,每一笔下去有一种内敛,他不把自己的力气完全放出去,而且点来点去不那么均匀,不是像排队,不是像阅兵。很 雅、很拙,像小孩子画的。笔有湿、有干、有长、有黑、有淡,这就是笔的趣味。另外,雅的画你初看它没什么味道的,要看好几次才觉得有味道,越看越丰富。而 所谓的俗就是一目了然,太清楚了。

 

倪瓒是元朝人,元朝人画山水,特别注重空间,而不是注重内容。吴镇也是如此,他的《渔夫意图》,被故宫叫 成《渔夫图》,以为是钓鱼的,其实是一个渔父的意思的这样一张图,上面题了一首诗,讲坐在船上,小孩子管舵,让船慢慢走,可以听到鱼在船的后面跳出来的声 音,又有玉壶倒酒出来的声音,安静得可以听到这些细碎的声音。天上的云散开,露出月亮,像个金镜子,金镜子映在水中,而不亮的地方就有一些线条,就是水在 发抖的地方。这种心情就是元朝绘画要代表的东西。 


而在后人所仿的倪瓒里面,没有空间的意思了。台北故宫有好多倪瓒名下的画。很多是很好看的,但是上面的那些横点,你可以发现很多,很多的原因就是造假人知道倪瓒先生很喜欢横点,所以我要画个倪瓒就加很多横点,让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倪瓒。 


有很多大家很喜欢的倪瓒作品,其实不是真的。你可以看到这种横点的笔触都很多,而且又特别整齐。这个绝对不是很潇洒的人自己随便画的,拘谨得不得了。画家并不是画国父或者什么,一定要画得那个样子,就是画自己想画的,所以一点都不拘谨。 


那么多人看不出真迹,因为大家都在听老师说话。博物馆为什么也看不出来呢?因为博物馆的人只看乾隆皇帝怎么说,看记录。自己觉得难看得不得了,但会自己 否定自己:可能因为老了,或者可能是因为担心被院长开除,说你怎么说本院有假画?有院长跟我说过,你说本院有假画,你的书我们绝对不会卖。我说假画又不是 您买的,您的责任是去保护所有的画作,并且要研究看每一张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跟他们说,你做院长,你就给我一个小房间在后面,我来开个单子,可以提画,我 会告诉你我认为哪些是真的,可以好好保护。他们就假装没有听见。 


真迹没有被保护,绝大多数他们复制保护的是后来的。吴镇的就是,复制的许多吴镇作品都是后人的,而且最最被爱的是他最最最烂的一个,很晚,清朝的一个东西,叫《墨竹谱》,大家都在那给它“磕头”,很糟糕的事情。 


伟大人物说这个是好的,可学生看了却觉得难看极了,但会以为自己眼睛不对了。你的眼睛不会错的,你的知识可能有限,可是你的眼睛不会错的,你的心也不会错的。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