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年到来,一些以马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屡屡出现在新街口、瑞金路、珠江路等闹市区的LED大屏上。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金陵大家”陈世光画作“五十六神骏图”也在除夕夜登上了纽约时报广场旁皇后大道富顿皇后飞跃大厦的大...
“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很多人通过办展的形式‘推销’自己,现在有了更便捷、更直观、覆盖面更广的形式,为何不用呢?”大贺文化金融集团首席品牌官、南大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刘东兴向记者介绍,在他们联系的书画家中,八成以上都愿意在户外大屏亮相。“首先这个市场近年供大于求,不好好推广很难脱颖而出。第二,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宣传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还按照过去办展览,互相交还人情,甚至找一些学生来充当观众走过场的模式,跟市场脱节太多。”
刘东兴还表示,此举效果十分明显,“大贺运作郭西元“人文始祖图”亮相“全球第一屏”之后,引发全球关注,其作品从一万多一平尺上涨到了4万元左右。其个人艺术品资产包5月也将在南京文交所上市。”
整体运作很重要:一投了之没效果,雷声响雨点也要精准
当然,并不是所有书画作品在大屏亮相之后就能迅速产生明显效果。有些书画家的大屏宣传只是简单几幅作品的展示和书画家个人介绍,旁边再附上“收藏热线”。这种投放方式在业界看来比较“简单粗暴”,难以吸引目标受众群。
“仅仅‘广而告之’是没有用的,有亮点才能被人记住。”刘东兴说。他把大屏投放广告比作“雷声响”,而真正运作中更离不开“雨点精准地砸下”,“商业和艺术的结合,需要轰轰烈烈的宣传、精耕细作的营销。”他说,大贺不是简单地在大屏上投放广告,而是有一系列的运作手段。比如由4位书法家作品和“人文始祖图”组成的《世界,你好》宣传片,是一项从大广场到小屏幕的整体创意,在宣传片播放的同时,大贺又在国内外的主流网络媒体上,发起了一系列与全球网友互动传播的活动,带有对新一年的期盼祝福的视频和照片,从全世界20多个国家50多个地区发来,引发连锁效应。同时,“移动美术馆”这个新概念也被进一步强调,“这种借助‘全球广告第一屏’,并与互联网传播联动的‘艺术展’,也将是大贺艺术空间‘移动美术馆’的展览新概念 。”刘东兴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