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两年来,诸多策展人、评论家、艺术经纪人等艺术界人士及画廊、拍卖公司等艺术机构,纷纷将目光锁定年轻艺术家。这种局面,让人不禁想到2005年至2008年的年轻艺术家热潮。那么,当下这波年轻艺术家热与此前有何不同...
夏禹 《额娘赐我一个字》 木板坦培拉 70×100厘米 2013年
冷广敏 《骑云》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20×160厘米 2012年
近两年来,诸多策展人、评论家、艺术经纪人等艺术界人士及画廊、拍卖公司等艺术机构,纷纷将目光锁定年轻艺术家。这种局面,让人不禁想到2005年至2008年的年轻艺术家热潮。那么,当下这波年轻艺术家热与此前有何不同?年轻艺术家为何再次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身处市场与资本环境下的年轻艺术家,又该何去何从?
在艺术品市场整体上呈现平稳调整的态势下,很多藏家借此良机“逢低吸纳”。与此同时,另一个市场趋势日渐明显,那就是年轻艺术家的出镜率普遍提高,在拍卖会、艺术博览会、画廊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年轻艺术家――介乎资本、学术与国际化
林林总总的青年艺术家活动从资本、市场以及学术等角度关注青年艺术家,虽引发褒贬不一的争议,但在客观上催生了青年艺术家热。
近日,主推年轻新锐艺术家的“Hi21新锐艺术市集――年轻艺术家的博览会”在京举行,该博览会以推荐45岁以下新锐艺术家的原创作品为主,提供价格在5万元左右的艺术作品。《Hi艺术》杂志出版人,也是该博览会负责人的伍劲介绍,遴选参加博览会的作品比较轻松,符合当下艺术消费的市场主流,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100多位年轻画家的近1000件作品,销售了近200件,均价不到两万元。
同时,由《艺术商业》杂志和德国贝尔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14最具潜力青年艺术家”评选结果也在京公布,该活动从非商业角度出发,聚焦40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主办方希望:“力图通过此次评选,推动中国当代艺术重新回归到关注学术建树与艺术创新的层面,从而持续褒奖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富有创造力和实验性精神的艺术家。”
而主打“70后”“80后”年轻艺术家的各类展览活动远不止于此。比如,南京金陵美术馆在3月6日至20日举办的“首届70后水墨大展”,北京今日美术馆的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CAFAM未来展”项目,以及“青年艺术100”“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等多个青年艺术项目。
实际上,年轻艺术家早在2005年前后就受到关注。2005年,北京星空间举办了名为“下一站,卡通么?”展览,展出了欧阳春、陈可、李继开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启了年轻一代艺术家出现在画廊的序幕。此后,评论家朱其也策划了展览“漫画一代的崛起”,伍劲策划了“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至此,年轻艺术家以一种新的面孔出现在艺术界和市场上,向观众呈现当代艺术视觉上的变化。
“这几个展览与年轻艺术家的崛起都直接相关。”在北京传是拍卖当代艺术部负责人阎安看来:“以‘70后’‘80后’作为一种新的统称,使这批艺术家形成一个群体,以方便推出。”年轻艺术家也作为一个有别于此前当代艺术家的形象出现。
近日,在纽约举办的“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国际高峰论坛上,艺术品市场投资分析专家赵力表示,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面对传统也有所思考,生活方式的改变,创作观念的改变,对生存和生活空间的关注是他们的新方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