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是一起精心设计的翡翠投资骗局,涉及众多受害者,搅动资金数亿元,多个家庭因此走入财务崩溃的边缘。在香港注册“中华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深圳假借信托公司名义,搭建多个网贷平台大肆吸金,然后在春节前携巨款潜...
陈先生还认为,这尊翡翠摆件的基座使用的是杂木座,档次很低,“如果是珍贵玉石,肯定要用名贵木材作为基座来衬托,比如紫檀木、黑檀木、红木等,而且基座的雕刻也要配合玉石作品,具备艺术性。”
另外一件代码为“600001”的翡翠观音,规格为宽5.5cm,厚4cm,高14cm,估价达到3150万元。陈先生认为,其属于白冰种,雕工过得去,但算不上高档,假如没有瑕疵,在市场上最高也就值个100来万元,“如果实物发现存在瑕疵,整件作品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在西部国际珠宝城,一尊与这件作品材质相似但体积大上一倍的观音作品,标价90万元。陈先生称,其用很低的折扣就能买到手。
类似这样的翡翠资产包,中华文交所一共上市发售了9个,将每个资产包的权益份额按照一元人民币一份进行等额拆分,由投资者申购及交易。其操作模式与股票类似,投资者可在一级市场以一元一股的价格申购原始股,开盘后获取增值,或者在二级市场交易,低买高卖。
通常情况下,一级市场的中签率并不高,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零点几。以申购100万元为例,如果中签率为3%,则申购者购得了3万原始股,开盘后股价若上涨50%,投资者即刻抛售便能获利1.5万元。最高时,资产包的价格翻了好几倍,翡翠价值被炒至数亿元,投资者从中获利颇丰。
前面8只资产包的运作还比较正常,大多数人能从炒作翡翠中赚钱。但今年1月14日,第9只翡翠资产包上市后,中签率突然飙升至70%。投资者发现异常,中华文交所圈钱的苗头显现,此时账户已无法紧急提款。很快,传来幕后老板郑旭东卷款潜逃境外的消息。
吸金巨网
深圳中贷信创成立于2013年4月9日,杭州国临创投成立于5月15日,上海锋逸信投成立于6月3日,香港中华文交所则成立于2013年7月。短短3个月,郑旭东便布下一张吸金巨网。
今年1月16日,中华文交所的账户无法提取资金。当晚,全国各地的投资者便聚集到中华文交所深圳办公室东海国际中心A座21楼。1月17日,投资者张先生到福田经侦大队报案。1月20日,福田公安分局出具立案告知书,认为“郑旭东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出款,需追究刑事责任”。1月28日,中华文交所执行总裁李标武被刑拘。
与中华文交所同时出问题的,还有深圳中贷信创、杭州国临创投、上海锋逸信投三家P2P网贷平台。投资者称,这三家平台的实际控制人都是郑旭东,平台的法人代表是郑旭东的手下或亲友。
目前,中贷信创的网站已无法打开。国临创投则在官网发布紧急公告称,“由于平台实际掌控人郑旭东突然无法联系,导致平台资金断裂,造成大量投资人无法提现”,并公布了郑旭东的身份证照片及手机号码。身份证显示,郑旭东生于1969年,是温州市瓯海区人。其电话号码已停用。
在中贷信创、国临创投以及锋逸信投的网站,均发布了大量与中华文交所上市翡翠挂钩的资产包份额抵押标,称其固定年回报率高达30%。这些网贷平台还要求,投资者需注册中华文交所的交易账号,通过中华文交所的账号进行交易。通过此种方式,从多个网贷平台获取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华文交所的交易平台,进一步推高了翡翠的市值。
根据网贷行业第三方平台网贷中心的统计,中贷信创平台上90%以上的投资标都来自中华文交所的抵押标,加上其他的投资标无法找到对应的实体项目,基本是平台用于自融的虚假标。据此可以判断,中贷信创实际上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中华文交所输血。
工商资料显示,深圳中贷信创成立于2013年4月9日,杭州国临创投成立于2013年5月15日,上海锋逸信投成立于2013年6月3日,香港中华文交所则成立于2013年7月。不过短短3个月,郑旭东便在香港、深圳、上海、杭州四地布下了一张吸金巨网。
根据投资者的统计,从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中华文交所共有1万多人开户,吸引十几亿元资金参与。投资者所计算的被诈骗资金为:账户未出金6309万元,文交所发行资产包套现4.728亿元,文交所交易手续费1.5亿元,共约7亿元。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