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拍卖新闻 > 正文

华艺国际秋拍 | 清代藏传佛教造像精品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12-25 来源:华艺国际

摘要: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艺术分别起源于中亚、印度和中原汉地,是西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以鲜明的民族风格...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艺术分别起源于中亚、印度和中原汉地,是西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独特的艺术风貌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特意遴选华艺国际25周年秋拍中的藏传佛教造像精品,这些造像来自清代内地宫廷与西藏宗教中心扎什伦布寺等重要传教地,另外有数尊蒙古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及一铜宗喀巴大擦模亦倍值关注,各大藏家可以从中领略不同地区造像不同的造型风格及艺术魅力,并由此见证清代汉藏两地在宗教文化艺术上的交融。

  北京宫廷

  清代藏传佛教的兴起在康熙一朝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在宫廷设“中正殿念经处”,负责宫中藏传佛教事务,并兼办塑造佛像。中正殿念经处的设立,实际上标志着清代宫廷造像活动开始规范化。在清代两个多世纪的统治历史中,分别有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十三世达赖进京朝觐。随着中央与西藏关系的日益密切,藏传佛教也成为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乾隆时期宫廷造像是在皇帝本人的严格监督下制作的,造像匠师不仅有内地工匠,还有西藏与尼泊尔工匠。技术高超的匠师们在仪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施展了艺术才华,我们可从以下四尊造像中一窥清康雍乾三代宫廷藏传佛教艺术之精妙。

  清康熙 铜鎏金无量寿佛

  高 11.5cm

  估价:300,000-40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此尊无量寿佛是这一时期宫廷的典型器物。髻宝、耳珰、珠鬘、臂钏、手镯、脚镯部分嵌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等,珠粒晶圆,色彩缤纷,既显皇家气魄,又有满族独特的审美趣味。造像面型端庄俊秀,发髻高耸,耳珰圆润。胸前璎珞为饰,线条流畅,细致入微。结全跏

  趺坐于四层仰莲座之上,双手结定禅印托甘露瓶(已佚),莲座宽厚沉稳,莲瓣脉络明显,上缘连珠纹均匀圆润,排列齐整。莲瓣丛形式上看,显然受到了喀尔喀蒙古造像的影响。整尊造像通体鎏金,胎体厚重,做工考究,为现存清康熙造像的精品。

  清雍正 铜鎏金无量寿佛

  高 17cm

  估价:60,000-8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无量寿佛是佛教尊奉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尊,历代信奉极盛。此尊无量寿佛面相慈和,身形挺拔,施禅定印托甘露寿瓶(已佚),全跏趺坐于莲台上。戴五叶宝冠,缀圆形花瓣状精致耳珰,胸前饰项链,珠粒精圆匀称,手镯、臂钏、脚镯精工细作。衣缘裙边有刻花装饰,更彰显其华丽尊贵。双肩披有帔帛,美观大方,帔帛及长裙皆用写实手法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此无量寿之莲座型制特殊,仰覆莲瓣中间隔一层錾刻精美缠枝花饰夹层,与 2004 年瀚海所拍一尊带“大清雍正年敬造”铜鎏金弥勒像台座如出辙。

  清乾隆 铜鎏金时轮金刚

  ‘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款

  高 19.5cm

  估价:800,000-1,20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时轮金刚为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本尊,格鲁五大金刚之一,其形象有多种,此为四面二十四臂造型。本尊头带宝冠,发髻两侧分别有日与月的雕饰,耳带大珰,垂于胸前。通体鎏金,法像威严,上身佩带璎珞臂钏及腕镯,下身着虎豹皮裙,与明妃相拥承展立姿,动态感鲜明。明妃名一切母,四面八臂,手持各种法器,上身为分体铸造。足踩大自在天及其天母,代表催伏贪、嗔、痴诸障。台座上缘饰连珠纹三周,中间铸刻‘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阳识。本尊拍品鎏金厚实,体态精细入里,繁而不腻,整体工艺为京造风格,殊为珍贵。

  清乾隆 铜鎏金尊胜佛母

  高 25cm

  估价:600,000-800,000

  来源:

  1。 纽约苏富比 1983 年 12 月 7 日,Lot88;

  2。 伦敦埃斯卡纳齐古董行。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尊胜佛母与无量寿佛、白度母并称长寿三尊,多供奉于无量寿佛右边,主长寿。此尊佛母造像法相庄严,面容端方,身着秀丽贴体天衣,双足跏趺于仰覆莲台之上。造像胎体厚重,雕工细致,脚趾、手指关节等细节处均自然写实,下身衣裙覆至脚踝;周身花蔓、天衣、宝冠、璎珞等庄严。身如秋月,优雅华丽,鎏金均匀,工艺极为精细。尊胜佛母在蒙藏地区广受信仰,清代藏传佛教信仰盛于汉地,乾隆皇帝尤笃信藏传佛教,曾在宫中多处位置供奉其造像以及唐卡,以祈延寿、祈福,此尊堪称期间佳作,体现了乾隆一朝金铜造像的精湛技艺,诚可宝藏。

  西藏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是后藏地区的藏传佛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住息地,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该寺由宗喀巴大师之弟子,后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1391-1474)在后藏贵族索南桑波等人的资助下兴建(1447年,明正统十二年),历时十二年建成大经堂等建筑。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1570-1662年)加以扩建。扎什伦布寺在四世班禅住持时期最为辉煌,寺僧增至 5000 余人,房屋达 3000 余间,属寺 51 处,宗教地位和影响也得到极大提升,成为格鲁派在后藏最大的寺庙,其地位与前藏格鲁三大寺相当。

  扎什伦布寺内长期大量的艺术创作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工艺水平与艺术素养的提高,一些手工作坊在其周边逐渐形成,扎什伦布寺风格也随之得到发展。十七世纪以后,西藏其他地区造像逐渐衰落,唯扎寺所造作品仍以极高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扎什伦布寺造像的主要特征是:面部神态各有特色,不拘一格;造型线条流畅,肢体比例匀称和谐;装饰精美细致,给人写实、典雅、灵动之感。

  17 世纪 铜鎏金绿度母

  藏文铭文:扎什利玛

  高 13.5cm

  估价:350,000-45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绿度母是所有度母中最活跃最重要者,也被称为一切度母之源。此尊绿度母头戴宝冠,面庞圆腴,额际宽广,高鼻薄唇,符合仪轨中度母形象的特质。身体略呈三折枝式,上身袒露,宽肩丰乳,细腰软腹,体态婀娜;胸前佩戴璎珞项链,臂、手、脚、踝各饰钏环,繁缛而精美。绸裙錾刻花纹,富于装饰性。其左手当胸持莲花,右手施与愿印,半跏趺坐于仰覆莲台上,右足踏仰莲;莲座上下缘各饰连珠纹一周,下端刻有藏文铭文:扎什利玛,即“扎什伦布寺利玛”,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作品,多是历辈班禅所献。

  17 世纪 铜鎏金站姿释迦牟尼

  高 29.5cm

  估价:260,000-36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此尊所表现应为王子时期释迦牟尼像,肉髻高耸如塔,珠宝顶严;眉峰处亦格外高挑,与鼻脊相连,双眉头形成的倒三角骨内有白毫,镶嵌宝石,双目垂视,端凝英挺,大耳垂花珰,嘴角微微扬起,面容温和慈悲,仿若向世人传播信心和智慧。身姿挺拔,坚定而优雅,胸前装饰璎珞和项圈,其双腿直立于仰覆多层莲花座上,右手垂下持钵,左手内弯持金刚法器,手指刻划细腻。着袒右式袈裟,一角搭于左肩,袈裟边缘、裙边双连珠线内錾刻波浪纹形成带状纹饰,余处薄透贴体且光素无纹,衣饰虽简洁,却可见线条极为流畅,手脚细腻写实的刻画可见,简洁中凸显典雅的精妙技艺。

  17世纪 铜鎏金藏王像

  高 18.5cm

  估价:480,000-60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此尊造像全跏趺坐于双层束腰莲座上,双手分别轻抚于左右腿处,姿态端庄,表情肃穆。肉髻高耸,宝珠顶严,头戴三叶花冠,三角形冠叶制作精致。上身袒露,胸前配饰项圈,左肩斜披络腋,下身着长裙,腰系束带,裙褶刻画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双层束腰仰覆式莲座,莲座分体铸造,制作精巧,工艺精湛;上缘饰精密连珠纹,莲瓣饱满立体。此尊藏王像属西藏风格,当时应为上层僧侣所造的供奉佛像。造像铜质精良,通体鎏金,金水纯正明亮,整体比例舒展匀称,保存完好,具有较大收藏价值。

  蒙古扎那巴扎尔

  喀尔喀蒙古在清初是由喀尔喀部(八十六旗)组成的,也称漠北蒙古,行政中心在库仑(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出自喀尔喀蒙古大活佛扎那巴扎尔喇嘛(1635-1723)之手的金铜佛像确立了喀尔喀蒙古佛像的标准样式。哲布尊丹巴一世(1635-1723)法名扎那巴扎尔(Zanabazar),是外蒙史上最著名的宗教家、艺术家、建筑师、医生及诗人,其家族源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五世达赖正式授予他“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称号。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成为喀尔喀蒙古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如今,“扎那巴扎尔风格”作品已成为蒙古最有知名度的符号,是喀尔喀蒙古最高水平的造像。

  18 世纪 铜鎏金燃灯佛

  高 15cm

  估价:150,000-25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此尊燃灯佛造像为显著的蒙古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全跏趺坐于双层莲花座之上,双手置于胸前结转法轮印,头饰螺发,肉髻高耸,宝珠顶严。面相方圆端正,眉间有白毫,双眉细长,双目俯视,神态祥静。躯体比例均称,结构合理。上身着袒右肩式袈裟,水波纹衣褶自然飘逸流畅,采用了内地写实性表现手法。衣缘錾刻有繁密的花纹带,两腿间的裙褶呈放射状自然铺于座面上。莲瓣上缘饰连珠纹,双层莲瓣尖翘起,上下交错,时代风格明显。扎那巴扎尔风格的佛教造像用铜讲究,铜质精良,造像手头较重。此造像整体比例舒展匀称,金水厚重,保存完好,且为原装封底,历经数百年至今,实为难得。

  18 世纪 铜鎏金大红司命主 

  高 16.5cm

  估价:100,000-16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大红司命主,又名战神、皮恺甲、姊妹护法,藏语称为“滚波斯仁”,是喇嘛教里特有的五守舍神之一。此尊头戴五骷髅冠,头顶红发冲天,象征忿怒;三目圆睁,须眉如熊熊火焰,咧口卷舌,似在咆哮。身穿贴身鱼鳞盔甲,脚蹬如意头高靴,双肩披大帔帛,帔帛自然飘卷在颈后拱起,衬托出造像动感和忿怒特质。其右手高举握剑,表示用它可以斩断仇敌和生障魔的根源,左手于胸前执敌魔之心肺,左肘夹着弓箭并擎红枪。此像造型舒展,形象威猛,做工讲究,尤其是躯体夸张的站姿、翻飞的帔帛和狰狞的面部表情均刻画得生动极富动感,表现了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

  擦擦之母

  “擦擦”一词据说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它是广大僧俗信众寄托自己心愿的圣物,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与玛尼石、经幡等一起,被人们视作消灾祈福祈祷人生的重要途径,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擦模”就是制作擦擦的模具,在古代,擦模为历代活佛、高僧或供奉在寺院中或终生随身佩戴,数百年来经文颂赞,可以说是一种殊胜吉祥的传世宝贝。每一尊擦模都可以打制成千上万尊擦擦来供奉,我们称之为“擦擦之母”,它无疑在藏传佛教中肩负着传承精神文化遗产的巨大使命与作用。收藏者可以通过研究擦模的题材了解藏传佛教的深意,所以擦模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较强的宗教研究价值。此擦模表现的就是一尊宗喀巴大师像。

  18 世纪 铜宗喀巴大擦模

  高 32.2cm

  估价:800,000-1,200,000

  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拍拍品

  宗喀巴头戴黄色的尖顶僧帽,又称桃形尖帽,后来成为格鲁派僧人共同的形象标志;它与噶当派僧人所戴班智达帽颇为相似,体现了宗喀巴大师对噶当派的忠实继承。面相饱满圆润,慈眉善目,显示了大师福德和智能的圆满。身着交领式坎肩、僧裙和袒右肩袈裟,衣纹自然写实,充溢着浓郁的自然主义艺术气息。造像雕工遒劲有力,纹饰精致细腻。双手当胸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花朵至肩头盛放,左肩花上奉置经书,右肩花上安立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深刻的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宗喀巴形象具有文殊菩萨的形象标识,标明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姿态端庄,威仪棣棣。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