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青花瓷或成收藏热点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2-0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谢梦 张素杰
标签:
  据了解,早在2005年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以1568.8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2013年香港正大艺术有限公司一只8.5×31cm的青花花卉八棱玉壶春瓶,拍卖价高达700万元人民币。而近日在广州的高白青花瓷作品展前期,两位发烧友没等开展就捧走两件9000-15000元的写意薄胎花瓶。

  成交价排行榜前10中青花包揽了7席,其中3件出自明代成化年。某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2013秋拍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风头占尽,该拍品于10月8日香港苏富比以6500万港元起拍,开拍不久就被加到一亿,最终以1.25亿港元落槌,加佣金1.41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足足抵得上半吨黄金的价格,创下明青花历史最高价。

  成化瓷器在2011、2013年相继拍出高价,究其原因,明成化在我国历史上仅存在了二十几年,瓷器产量本来就不多,加之工艺严格,能够流传下来的更是难得的精品。藏家翟健民认为此前此类一直被市场低估,但明代青花瓷将会是市场下一个重点。

  鉴定意见不可轻信

  烧温也是鉴定要素

  虽然目前青花瓷是收藏热点,但是专家告诉记者,不可盲目投资,投资时对于鉴定意见不可轻信。民间收藏家大多靠传统“眼学”鉴定文物,由于每个人的文物修养、知识储备不同,对不少文物真伪的判断也没有定论,各种赝品流入私人博物馆的情况可以说比比皆是。有人曾举例说,在国内大部分元青花鉴定会上,文物专家往往和民间收藏家各执一词,观点不可调和。究其原因就是,直到目前国内尚无“毫无争议”的文物鉴定方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表示,鉴定队伍混乱正是这个原因,有的鉴定家理论不够,有的则是接触实物不够,所以假结论满天飞。而对于最近10多年来兴起的文物鉴定的科学检测法,如热释光、能谱仪成分分析、痕迹检测、生物学检测等方法,雷从云认为大部分还未完善,还缺乏最权威、得到公认的确认年代的方法。

  而不为一些收藏家所熟知的是,鉴定瓷器,不仅可以看造型,看图案,看工艺,分析研究其材料以及烧温,也是鉴定的一个方面。

  据了解,清初的五彩瓷器的烧温大致在1300℃或者略微偏上,而在唐宋时期,很多窑口因材料的耐温性多数达不到这么高的温度。南宋官窑与汝窑的火候大抵相似。据了解,郊坛下窑的烧成温度在1100℃-1220℃之间,老虎洞窑烧成温度为1150℃-1260℃。定窑白瓷的烧成温度,晚唐、五代时1300℃左右,到北宋时期烧温有所提高。宋湖田窑影青瓷烧温在1100℃-1150℃左右。宋湘湖窑影青瓷在1200℃左右。火候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瓷石为高硅低铝,1200℃即可成瓷。其化学特点不同于之后的原料高铝低硅,火候上温度有100℃落差,除了瓷石,还有助熔剂与铁质含量不尽相同的缘故。

  专家告诉记者,烧温高与烧温低的瓷器是不一样的,凡烧温高的瓷器,手指轻敲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凡烧温低的瓷器,手指敲打,声音不如高温烧制瓷器清脆,时而会有些沉闷。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