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存世的汝官窑只有67件半吗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2-15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许悦 宋清
标签:


赵青云:实际上,对汝窑瓷器当代存世量的统计,最初出自1987年上海博物馆在庆祝馆庆的时候临时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当时统计了在世界上已经公布的65件汝窑瓷器,主要都来自博物馆的收藏。后来马未都又发表文章提出“67件半”,其中半件就在广东省博物馆。


但我认为,无论是“65件”还是“67件半”,都是不准确的。汝窑烧造了20年,无论当年的朝廷怎么控制,也不可能只有60多件存世。现在民间到底有没有汝瓷?应该是有的,但是不多。


我出第一本书《宋代汝窑》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我在书中说汝窑的官窑瓷器实际上已经超过了65件。后来我又写了一本《汝瓷珍赏》,争论就更大了。我书中收录的汝窑,都是我自己鉴定过的,够条件的就列入官窑的行列,不够条件的就归入民窑。但很多人质疑我,因为我书里收录的一件官方的收藏都没有,都是民间的收藏,一共150件左右,包括新加坡的、美国等地藏家专门请我鉴别的汝瓷,我觉得是真东西的,就让他们到北京做个鉴证,之后我就将其收录到我的书里面。按照我自己的统计,目前存世的汝瓷应该在300-500件之间,这个存世量放在20年的烧造历史中,完全是不多的。很多人受之前65件这个数字的约束,不敢突破,其实现在不管是博物馆还是民间新出土的,一定早就突破这个数字了。


最近这几年又新出土了一些东西,很多东西因为过去的书本上没有,专家根本不敢认。但我是考古出身的,只要东西对我就敢认。所以过去的数字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现在一些人说存世的汝窑瓷器,除了那60几件以外的,都是民窑,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叶文程:我也同意,汝窑的烧造时间的确很短暂,但也不至于存世只有60几件,真正的存世量应该还是蛮大的。但问题是,现在的鉴定界比较混乱,没有鉴定的标准,也没有权威的组织,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不管社会上怎么说,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民间的收藏还是会得到认可的,因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也要保护藏家的积极性,但真正的存世量到底有多少,这个数字还有待今后的考察认证。


赵利平:但民间一些收藏家收藏到的汝瓷,基本上都得不到社会上的认可,都被认为是假东西。


赵青云:有次我们去一个收藏家家里,确实看到有不少新出土的东西,这在当地是不敢公开的。这个藏家对汝瓷很执着,查了很多资料,也到现场考察过。我归纳总结出汝瓷的藏家要具备5种特点:有悟性、有分辨力、有耐心、有机遇、有经济实力。现在收藏汝瓷说实话价位都不是很高,因为价格太高没人买,所以民间收藏现在还是有些机会的。当然,汝瓷的赝品也有很多,我也看过很多人上当受骗。


汝瓷天青色后人难仿制


赵利平: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很多人尝试恢复汝瓷,但直到现在,汝瓷其独特的天青色一直难以复制,这是为什么?


赵青云:现在的人仿汝窑,也有人往釉里掺玛瑙,但是和古代的比例不对,因此色调也达不到古代时的韵味。现在新仿的汝瓷,外形、尺寸可以做得惟妙惟肖,但色调却绝对达不到当年的水准。现在新仿的色调比较单一,是什么釉就是单纯的什么釉,但我们看宋代的汝瓷标本,有的外表是丹青釉,但在里面还隐藏有别的元素,色调看上去非常沉稳、厚浊,现在新仿的釉色非常单一、单纯,这是最大的区别。


赵利平:但现在一些新仿的汝瓷,跟汝窑的古代碎片一起放到仪器下检测,出来的化学数据完全重合,这样的新仿汝瓷跟古代汝瓷外观上还能看出差别吗?


赵青云:一些新仿汝瓷的化学数据的确可以跟古代汝瓷完全重合,但我们对现在新仿制的汝瓷可以归纳出两句话:第一,“有形无神”,只有外形,没有神韵;第二,“釉色单纯、鲜艳,而古代汝窑釉色古朴、丰厚”,这是最大的区别。现在还没有一家研究机构或个人,能够达到仿古似古、以假乱真的水平,新仿的汝瓷只是与古代汝瓷接近,有某些相似的地方。


汝窑并非无大器


赵利平:汝窑器型简单,很多人都说“汝窑无大器”,这个说法又是否准确?


赵青云:过去人们受博物馆馆藏的汝瓷所限,认为“汝窑无大器”,但实际上,宝丰清凉寺出土的莲瓣香薰炉、海棠式多层套盒及荷叶式高圈足器等,高度都超过了30厘米,这可以纠正大家认识上的偏差。而且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已经发现有大器。2006年的时候,我就看过一件民间收藏的38厘米高的汝官窑观音瓶,造型非常优美,用色也非常好,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汝官窑。但后来我又看过几件更高的,其中一件玉壶春瓶,足有71厘米高,我认为这是目前汝窑存世最大的一件,但我在证书里最后还是写上一句:请做仪器检测鉴定。


赵利平:对于一些民间收藏的汝瓷,也有很多人说实际上是后世如清朝的仿品。


赵青云:清朝时皇帝下令仿过汝瓷,有雍正年款的,也有乾隆年款的,现在我们在故宫博物院里就能看到清仿的汝瓷,也有极少的数量流入民间。清仿汝瓷是从康熙年间开始的,当时康熙就已经发现唐英是一个人才,但是没有重用他。到了雍正年间唐英得到重用,甚至专门设立了一个“督陶官”给他,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级工艺大师,这样一个爵位加给他之后,就让他亲自仿制宋代的陶瓷。


中国陶瓷的发展,到宋代时到达一个最高峰。宋代的陶瓷形成了五大名窑,八大窑系,雍正重点就让唐英仿五大名窑的瓷器。官方仿前朝瓷器有个特点,就是不惜代价,精益求精,所以唐英时的仿汝瓷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不至于混淆视听。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