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蔡国声扬州鉴宝 郑板桥真迹惊艳鉴宝会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3-09 来源:扬州网

摘要: 昨天,海天世纪红木文化楼内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几百位市民齐聚一堂,抱着自己的“宝贝”与我市知名文物收藏鉴定专家组成员面对面交流,鉴定藏品。



  昨天下午,一位女士拎着一个包走进鉴宝室,她从包里拿出一个香炉放在鉴定专家陈晓友的面前。陈晓友拿着仪器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件“宝贝”,然后摇摇头说:“这是仿的”。该女士显然对专家的鉴定结果不满意,说道,“怎么可能,这可是我老公从国外买回来,人家说是真品。”


 陈晓友指着“宝贝”底盘上“正德年制”字样分析道,这件香炉的铸造方法与那个年代不同,很明显是仿制的。听到专家的分析之后,该女士感到很失望,据悉,她这件“宝贝”当时买的时候花了2万美元不止。


 无独有偶,一位从事收藏多年的陈先生,从家里搬了两大箱的“宝贝”让专家鉴定,结果无一例外全是仿品。


 为此,陈晓友告诫爱好收藏的市民:收藏需谨慎,不要盲目投资,一定要多了解收藏方面的信息。


 花絮2


 300余块古董名表引围观


 昨天上午,一位老人提着一袋看上去很有分量的东西走进鉴定室,只见他从袋子里拿出5个保险箱一样的收纳盒,依次整齐的摆放在专家面前,打开盒子的一刹那,专家和在场的市民都惊呆了,5个盒子装满了各个国家的古董名表,每盒20块,一共100块。


  “你这表都是世界名表啊,是好东西。”陈晓友一边仔细打量一边说道,只见浪琴、雷达、汉米尔顿等古董名表样式繁多,有金表,也有白金表。


  据手表的主人汪先生介绍,他年轻时就喜欢收集手表,今天拿过来的手表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光手表就有300余块,最早的手表是上个世纪40年代,而且全部都能正常工作。”汪先生为了收集古董名表也花了不少钱,但是他觉得爱好最重要,“今天我拿来的这款雷达表是上世纪70年代买的,当时花了1万多块钱。”


 在现场的市民和工作人员对汪先生的名表十分感兴趣,大家都争相与名表合影留念。


 记者 吴娟 车林


 ■专家点评


 藏品风格体现扬州人“小家碧玉”


 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的藏品中不乏笔插、笔洗、水盂等文房宝贝,为此,市收藏协会副秘书长、资深藏家陈晓友表示,扬州是座文化城市,文人意识比较强,同时也能反映扬州金银细工源远流长的历史。


 陈晓友告诉记者,从今天的藏品风格来看,能够体现出当时扬州文人的精致文化生活品位。“外人评价扬州人是‘小家碧玉’,其实从藏品上也能看出一二,像扬州八刻,将不起眼的东西能够雕刻成精致的物件。”


  还有不少“宝贝”也是惊艳亮相。市民张先生带来的东晋时期的熨斗,如今在民间几乎找不到,只有在博物馆才能看到。“现在的熨斗大都是有把或者是充电的,但是它这个熨斗是加长的,熨斗最初来源于古代的刑具,汉唐时期,熨斗在扬州出现很多,是因为当时扬州很富足,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很高,穿衣服前习惯将衣服烫平。”陈晓友分析。


 市民娄女士收藏的西汉铜镜,被认为是从品相、纹路、包装等堪称一流的精品,一举打败早上一市民收藏的西汉广陵国铜镜,成功入围。


专家表示,这次鉴宝活动,是近年来在扬州举行的人气最旺、文物最丰富、质量最好的民间藏品鉴宝活动。


(责任编辑:吴秀芳)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