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当代水墨成色仍遭业界质疑 被称为艺术品市场黑马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0-15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郭晓昊
标签:



  


祝铮鸣《百年孤独之四十》






  


潘公凯《秋水》。




被称为艺术品市场“黑马”

当代水墨成色

仍遭业界质疑


藏家宋先生收藏古代书画多年,今年秋拍却开始关注起艺术品市场的“新秀”当代水墨,并在香港拍卖会上买到第一件藏品。


文、图:记者郭晓昊


近两年以“黑马”姿态登上艺术品市场上的当代水墨,在此前结束的香港拍卖季中表现不俗,香港保利该板块总成交8000多万港元,朱伟的作品拍出750万港元,而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刘国松的《子夜太阳》以630万港元成交,比160万港元的估价高出数倍。


成中国艺术“新名片”


“收藏者对新的艺术品类接受速度和程度都很高,即使是一直致力于收藏古画、近现代书画的藏家,也开始对海归派艺术家的作品感兴趣并购买,而原来收藏当代艺术的藏家,也有可能接受传统艺术作品。”香港保利当代水墨负责人徐行告诉记者,这是她在本次秋拍中发现的最积极的现象。在她看来,这证明收藏者在了解和深耕自己一开始喜爱的门类后,也开始触类旁通,去寻找其他同样优秀的艺术门类,“毕竟不同艺术品类之间也有共通点。”


宋先生的朋友是刚刚踏入艺术品市场的“海归”,他初来乍到就表现出对当代水墨极大的兴趣:“这些作品的整体价格比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大部分品类的整体价格低。”对于这些“海归藏家”来说,当代水墨是他们进入中国收藏市场的“敲门砖”。


而在国际市场中,当代水墨成为中国艺术的“新名片”。上周结束的纽约亚洲艺术周聚集了43位一流国际亚洲艺术专家、5家大型拍卖行及17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会上,中国当代水墨成为最大亮点。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及一些私人画廊纷纷举办展销性质的中国当代水墨展,不少欧美及东南亚藏家对其青睐有加。


业界:对行情走势判断莫衷一是


然而,业内对于大热的当代水墨却存在质疑声音。其一是认为当代水墨是当代艺术“炒糊”后的替代品。


“当代艺术在前几年遭遇‘滑铁卢’后一蹶不振,而当代水墨则趁机崛起,接替当代艺术的地位。”经营艺术品多年的曾小姐坦言:“艺术品市场就是资金的游戏,当资金放弃当代艺术之后,必然需要寻找新的炒作对象,当代水墨一是未被爆炒过,二是有广泛的资源,具有炒作特性。”不过,宋先生当代水墨目前的“江湖地位”远不能跟当代艺术相比,前者的市场价位比后者低了好几个台阶:“如果当代水墨能稳步向上,我们更喜闻乐见。”


第二个质疑是当代水墨的推动者在对当代水墨进行包装和推广的时候,存在当代水墨定义不明确的问题。“当代水墨没包装好,想专门包装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又不舍得放下能迎合市场的传统书画。”有行家如此评价。


以本次香港保利秋拍为例,当代水墨这一个板块中还是推出了相当一部分数量的传统作品,其中尤其以美术画院老师的作品为多,作为“当代经典水墨”。而另外一部分的当代水墨,在观念和面貌上偏向西洋,甚至曾经被划在油画或当代专场里面去拍卖。


徐行建议收藏者只要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门类,多做功课就好。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