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本地艺术品市场在过去十年间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我们目前正在见证中国出现的一种艺术收藏和慈善事业的新路径。那么,这些艺术世界的新行动者都是谁?在中国,似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阶层。
原标题:新时期中国收藏家的三个阶层 越来越年轻化
中国新一代收藏家正在浮出水面。随着本地艺术品市场在过去十年间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我们目前正在见证中国出现的一种艺术收藏和慈善事业的新路径。这些收藏家改变了艺术品市场传统玩家的运作模式,后者反而需要快速适应,以追赶这些新生力量。
那么,这些艺术世界的新行动者都是谁?在中国,似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新一代的收藏家,他们的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尤其热衷于涉猎当代艺术,比之自己的长辈,他们的收藏方式很是不同。他们不只关注中国艺术,他们也不只考虑绘画或是雕塑,更涉足视频艺术那样的媒体。他们不吝于在艺术品身上花费大量金钱,他们在艺术画廊和拍卖圈子里拥有同等的影响力。苏富比(Sotheby’s)、佳士得(Christie’s)以及本地的其他拍卖行对此了如指掌,它们正着眼于这些收藏家所代表的巨大潜力。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还只是“买家”,但正如佳士得的布赖特·格文(Brett Gorvy)所说,一个关键任务是“把(这些)买家转变为收藏家”。
第二个阶层位于收藏家频谱的另一端,他们是一群超级收藏家,是拍卖行的新兴重量级人物,并且正在购买前景可期的西方艺术作品,从印象派到近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不一而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顶级卖家俱乐部的新来者,这是一个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群体。他们的收藏并非是从低价艺术品起步,而是直接从艺术杰作开始。这类收藏家的活动例证现在已经稀松平常:55岁的张兰是中国的餐饮业巨头,她最近出资3,000万美元购买了沃霍尔(Warhol)和基彭贝尔格(Kippenberger)的作品,而据称这并非她的首笔巨资收购。在纽约佳士得销售总额达到7.45亿美元的春季夜场拍卖会上,佳士得亚洲区副主席李昕——也被视为“艺术世界最值得联系的专家”——的中国客户贡献了总销售额的30%,并在成交额前十位的交易中占据了一半席位,其中包括以8,080万美元成交的培根(Bacon)三联画。当人们想知道艺术品市场的成交纪录到底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时,这些新买家可能就是答案。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