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真品就有赝品,有收藏就有被骗,这些骗局可谓“一视同仁”,无论谁都有上当的可能。这里来讲几个发生在收藏界的有关高收入、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三高”人群的受骗故事。
原标题:“收藏娱乐”时代下的 “坑”
在《鉴宝》、《寻宝》等各类收藏节目的推动下,收藏已从小众人群时期跨入全民玩收藏的“收藏娱乐”时代。当祖屋的床底下捞出的罐子被专家鉴定为价值百万的时候,电视版的“一夜暴富”真人秀变得格外有煽动性和诱惑力。当然,有真品就有赝品,有收藏就有被骗,这些骗局可谓“一视同仁”,无论谁都有上当的可能。这里来讲几个发生在收藏界的有关高收入、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三高”人群的受骗故事。
A 跳坑的“三高”人群
在我的电脑中有一个文件夹,存放着这几年帮朋友,以及朋友的熟人在各类场合鉴别过的各种假黄花梨木材、假紫檀木材,及其家具、工艺品。在鉴别之余,我还询问了买家的购买价格,粗略统计下,近两年中他们买这些假货的累计金额高达8600多万人民币。这些钱扔到水里,也能扑腾出个挺大的动静,扔到黄花梨的收藏圈里,则是无声无息。
这些吃亏上当的情况依据购买者的财力和性格差异,损失大小有别。损失较小的是花了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买了越南黄花梨。虽然海南黄花梨比越南黄花梨价格贵好几倍,但好歹都是真正的黄花梨,随着时间推移,越南黄花梨价格逐步上涨后,挽回损失甚至盈利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倒是不太让人揪心。损失比较大的是花费百万、千万买了明清时期的黄花梨老家具,仔细一鉴别,却是当代仿古家具企业早年做的仿品。朋友的朋友就上当买过,当听到我说是仿品时,一百个不相信,逼得我没辙,便直接发微信给做这件仿古家具的老板问:“这件是不是你早期做的?”老板回复:“是啊,你要吗?我还可以找到几件。”听了语音回复,大家都不说话了,感觉挺尴尬……
至于以每根20多万元的价格,买来海南黄花梨的圆木,欣喜若狂地催着鉴定,到现场一看:要么是巴西花梨,要么是紫檀柳,每根成本最多千元而已。这种学费就贵得非常离谱和令人痛心了。真要是海南黄花梨,每一根都应该是100多万的行情价格,怎么可能20万就买到?我问这位上当的朋友:“以前玩过海南黄花梨吗?”对方回答:“没玩过,但我仔细研究过,纹理颜色和书上讲的都一样,这材料肯定不会有问题,来就是让您估个价……”
看到这里,您可别笑这些人很傻很天真。在黄花梨“一木千金”的行情中,能够玩黄花梨收藏的人,当然不是泛泛之辈,他们都是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学历高“三高”人群。而让他们跳坑的主要原因就是:自负傲气、高估自己,并且偏信书本知识、爱听故事、想捡漏、盲目崇拜社会上的“专家”。“三高危重患者”往往还会在收藏购买中头脑发热、丧失理智,一下手就是耗费巨资买一大批,最要命的是,面对满仓库假货以及旁人的良言提醒,仍然执迷不悟,深信不疑。
B 放下身段玩收藏,别自我迷惑
再说一个“三高患者”的故事,这是位大佬级企业家,名片上印有“清代宫廷家具收藏家”。他耗时六年,花巨资买了一大批清代宫廷家具,从紫檀龙纹宝座、康熙题诗的紫檀屏风到规格巨大的紫檀满彻顶箱柜应有尽有。为存放家具还特别修建了金库安保级别的仓库来保管,可打开仓库一看家具:全是地摊货级别的仿品,材料是非洲新木材,新仿刷漆加做旧而已。
“这些家具,全世界博物馆加起来都没几件,怎么会全部被你收到呢?非常不寻常啊。”这人对收藏痴迷已久,热情极高,而且购买的金额巨大,因为担心他难以承受满仓赝品的打击,我只能这样启发式地反问。“呵呵,能买到这批宝贝,说来话长了,收藏嘛,一是缘分,二是福报啊……”收藏家天方夜谭般的曲折故事就开始了。简单来讲,这批家具是在六年之中陆续从一个偶然相识的山里人手里买的。据说什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在逃跑之前,选好了某个深山准备修建行宫,家具就从宫里面先搬过去了。
“我就痛心啊,这么好的东西,埋没这么多年。您看这件家具,线脚是典型的清宫造办处做法……”接下来两个多小时,他将自己收藏的每件家具都解析了一遍,详细列举了无数个“清宫御制”的铁证,讲得有条有理,滔滔不绝。我完全接不上话,以他这口才和热情,再听下去,我都要相信这批货是真的了。最后,他还拿出了与多位前来参观、鉴定的业界专家、行家的合影,自豪地说:“他们都鉴定过了,觉得这批东西非常好,让我好好留着!”过了不久,我遇到了合影照中的一位专家,说起这位收藏牛人,专家连连摆手摇头:“我们一下飞机,对方就安排了人热情迎接,到了那里又有当地领导陪同,还有媒体记者在场,他一件件家具地给我们讲解如何好,怎样真,而且,卖给他货的那人也在场,我们能说什么?只能暗示说这样等级的宫廷家具市场上很难买到,应该对这批家具多做研究,你要好好留着……”
这人可不是没文化的暴发户,而是名牌大学经济学硕士。家具类的书籍买了成堆,谈起家具文化头头是道。讲到他本行的经济分析更是旁征博引,绝对是学术级别。那为什么一踏入收藏行,反而被没学历没文化的山里人玩得团团转呢?你听听这位收藏牛人的原话:“我怎么可能看走眼呢?如果判断力那么差,我怎么做得好企业,赚到现在的身家?”明白了吧,做企业的成功经验,成了他玩收藏不可能走眼的绝对信心,太过高估自己,反而轻易地上当。
同样,“三高”人群在收藏上之所以容易受骗,就是由于他们本身的“高”。收入高,既是玩高端收藏的经济条件,也是上大当的前提;而社会地位高和学历高,最容易带来的负面作用就是高估自己。总是端着架子玩收藏,死搬硬套相信书面知识,放不下身段向每个行当里面工作在一线的工匠师傅、行业前辈,乃至向仿旧、作伪的民间高手虚心请教,因此,上当受骗就是早晚的事情。
收藏贴士
1.收藏一般限定于传统家具,以黄花梨仿古家具为主,老家具为辅;买仿古家具只挑选款型和工艺好的,余者一律不要。
2.如果在买材料时缺乏经验,看不懂。直接寻找行业内做过这种材料十年以上的企业商家和开料工人帮忙把关;
3.在买老家具时,反复请教国内顶尖的收老家具、修老家具、卖老家具、仿老家具的高手来把关。对这些长年在一线的行业前辈高手,要永远心存恭敬。
4.心中经常问自己:“你算老几?”买家具时看不明白了,直接就说“我是看不懂,我去找人来看了再说。”不懂装懂要面子,最后,装了面子往往赔了银子。(邓雪松)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