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丝绸之路上的吐蕃番锦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1-1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林梅村
标签:




普里查克收集的红锦靴



  20世纪80年代,青海都兰古墓发现大批古代丝绸,这批具有异国情调的丝绸往往被当作中亚粟特织锦。中亚“回回”生产的织锦往往带有伊斯兰艺术风格,阿拉伯作家谓之“撒答剌欺”。为了向西方出口,有些撒答剌欺锦模仿拜占庭纺织物图案。本文研究表明,都兰发现的所谓“粟特织锦”其真实产地在吐蕃本土,这类织锦在史书和敦煌文书上被称作“番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都兰发现了大批古代丝织品,年代在北朝至晚唐(5-10世纪初)。在疯狂的盗墓活动中,都兰古墓随葬的丝织品遭到严重破坏,几乎见不到完整的标本。不过,近年流散到海外的都兰古代丝织品中,尚有一些保存完好的服饰。例如: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所藏联珠对鸟纹小孩锦服、美国收藏家普里查克(Thomas Pritzcher)收集的联珠对鸟纹小孩锦服等。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曰:“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据报道,在美国收藏家普里查克收集品中有一对小孩穿的红锦靴,图案为暗花联珠翼羊纹。这个发现相当有趣,为我们了解李白诗歌所言“红锦靴”提供了生动的实物材料。 

  1999年,北京大学考古队在青海省都兰吐蕃大墓发现一件红地墨绘联珠纹织锦残片,上面织有暗花联珠翼羊纹图案。据墓中出土吐蕃文纪年文书,这座墓下葬年代在757年。普里查克收集的暗花联珠纹红锦靴图案与之完全相同,年代亦在8世纪中叶。在目前的研究中,都兰吐蕃墓出土的异国情调织锦全被当作粟特织锦。据考古发现,这些织锦产于中亚伊斯兰化时代,其真实产地应该在吐蕃本土而非中亚,也即史书和敦煌文献所谓“番锦”。 

  吐蕃统治时期的西域胡锦 

  新疆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经是西域丝绸著名产地之一。有学者考证,蚕种可能是西域景教徒从于阗走私到拜占庭的。《大唐西域记》提到于阗“工纺绩絁紬”,说明唐代于阗不仅产丝,而且能织造丝绸。 

  吐蕃统治西域时期(8-9世纪),于阗人在吐蕃族雅藏部统治之下。英人斯坦因(M.A. Stein)在神山堡(今新疆和田北部麻扎塔格山)发现一件古藏语文书。文中说:“雅藏部落的娘·塔通向于阗王的兵吏于阗人巴纳索取丝绸两匹作利息。”神山堡发现的另一件吐蕃文书提到:“青稞七十五克,绢缯千匹,白银九百两,金子六百两。”由此可知,吐蕃统治下的于阗地区仍大量生产丝绸。 

  既然如此,那么于阗人生产什么样的丝织品呢?1999年,北京大学考古队在青海都兰吐蕃墓发现一个绿地黄花织锦残片,无论图案还是色调,皆与和田以北沙漠丹丹乌里克遗址所出唐代木板画上的服装相似,很可能是吐蕃统治下的于阗地区织造的。 

  中亚片治肯特和于阗两地壁画上的联珠花卉纹图案,都是按照公元8世纪初流行的粟特织锦绘制的。 

  722年,阿拉伯军队攻占米国首都钵息德城(今塔吉克斯坦国片治肯特),粟特米国王迪瓦施提奇(Divashtich)献城投降。穆格山古堡就废弃于722年阿拉伯人入侵。公元751年,怛逻斯之役爆发,唐军兵败大食。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国江布尔城)、碎叶(今吉尔吉思斯坦国阿克贝希姆)等粟特城邦相继被阿拉伯人占领。于是,粟特各城邦开始了伊斯兰化进程。伊斯兰化后的粟特人在中国史书中称为“回回”。 

  阿拉伯人占领中亚后,一些不甘臣服的粟特人流亡吐蕃统治下的西域。在粟特遗民帮助之下,吐蕃帝国建立了自己的丝绸纺织业,而吐蕃本土生产的丝绸被称作“番锦”。由于有粟特遗民的参与,吐蕃早期“番锦”具有强烈的粟特艺术风格。于阗壁画上的联珠花卉纹织锦和吐鲁番唐墓出土的同类织锦,也许是流亡西域的粟特工匠为吐蕃王公贵族织造的“番锦”,其真实产地很可能在于阗或吐鲁番。 

  公元9世纪吐蕃退出西域,李圣天复兴于阗王国。公元9-10世纪的敦煌文书中多次提到“胡锦”,如法藏敦煌文书《辛未年三月八日沈家纳赠历》有:“胡锦一疋”;英藏敦煌文书(S.4215)《杂物帐》有:“小胡锦褥子”。在中国史书中,于阗王李圣天的贡品清单以及于阗黑韩王贡品清单中都有“胡锦”。由此可知,于阗摆脱吐蕃复国后生产的织锦或称“胡锦”。 
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