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口红效应:年轻艺术家市场“买气”聚集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11-05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摘要: 年轻艺术家市场“买气”逐渐聚集,这被业内认为是一种“口红效应”——经济运行方式趋向保守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原标题:年轻艺术家的春天与口红效应


  2015年9月20日,保利“艺起来”国际艺术博览会VIP开幕酒会上,年轻艺术家陈朗慕的作品一小时内宣告售罄。

  近两年在北京艺术圈,这样的“成绩”并非孤例。正如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所说:“年轻艺术家作品的销售不是问题。”陈朗慕的这次作品展即是由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运行的。

  年轻艺术家市场“买气”逐渐聚集,这被业内认为是一种“口红效应”——经济运行方式趋向保守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具体来说,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同时,由于不再有投资过热且出现收入降低,人们手中反而会出现“小闲钱”,购买“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资金会避开高价位艺术品,低价位艺术品成交率反而较高。”林大艺术中心北京区负责人王一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新藏家为获得前期入口,往往通过购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锻炼眼光。

  “区别性”在“艺术性”之前

  每年毕业季,对夏季风来说都是一段忙碌的日子。除了去全国各大美院参观毕业作品展,还要浏览近2000份年轻艺术家的档案,从中选出下一年度可能合作的4~6个人选。

  无论作品还是档案都会看得非常快。比如几百件作品挂在展厅里,一路看过,哪件能打动人一目了然。不过,他从不单纯依靠毕业作品作判断。

  “毕业时会有老师帮助修改或提建议。如果觉得某个学生的作品不错,我们会把他之前的作品都过一遍,看创作态度和风格是否一以贯之。”他说。

  也有很多策展人或藏家会向画廊推荐,年轻艺术家冷广敏就是这样进入了夏季风的视线。

  2012年,冷广敏在一次艺术联展上认识了知名策展人朱朱。彼时他刚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两次求职碰壁后蜗居在天津的工作室里,靠卖画的微薄积蓄维持生活。

  翌年初,在朱朱推荐下,夏季风到天津实地观看冷广敏的原作。

  尽管当时冷广敏只有两件已完成的作品拿给夏季风看,后者仍决定在当年5月为他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

  出乎所有人意料,十几件作品半小时左右全部卖出,冷广敏“一夜成名”。

  “第一感觉就是与众不同,与天津美术学院的风格‘背道而驰’。”夏季风回忆第一眼看到冷广敏作品时的感觉:多与家具等实物有关,很有立体感,比如创作时要先在画布上做一层纸,然后用颜色,最后再用刀子把肌理刻出来。

  事实上,那些创作风格与老师明显趋同的学生会被画廊直接“过滤”掉,因为这代表着独创性很差。

  林大艺术中心北京区负责人王一妃持相似看法:“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一定要让人眼前一亮。”

  生于1983年、与该画廊合作已3年的年轻艺术家蔡磊坦言,创作时会把“区别性”放在“艺术性”之前。他的作品属于绘画装置,偏概念、抽象,“这是一种新的语言和概念,别人做过的我不做。”

  在夏季风看来,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要符合审美潮流,也要看其承担的美学因素是否会对将来的社会产生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主流的60后艺术家们的作品,理想主义色彩浓郁;现在,人们更喜欢抽象、安静、与内心有直接交流的作品。

  画廊使艺术家更纯粹

  即便为一个艺术家举办过一次个人展览,也并不代表画廊会确定与其长期合作。

  “要看这个艺术家在一次个展后是否还有新的创造力,就是说下一次展览的作品也必须让人觉得是新的。”夏季风说。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一般推出第二次个展才表示双方开始正式合作。

  林大艺术中心从2014年开始推出面向年轻艺术家的“WHY ART”群展项目。在这个展示平台里,只有成为“追踪观察对象”的年轻艺术家才会由画廊推荐参加国内外的博览会,根据市场反馈选择有潜力的人选。这个观察期一般是一年多。

  一次签约多为3年时间。“今年签约,明后年的计划都开始安排。”夏季风说,像交叉式安排展览,会根据艺术家的“产出”推出个展,最频繁的一年一次,多数两年或三年一次。除个展外,每年有四五次群展。

  在冷广敏眼里,画廊和艺术家是一个产业链上的两个零件。但对年轻艺术家来说,画廊使后者更能保持纯粹。

  “蜂巢很大程度上充当了经纪人的角色。”他向本刊记者举例说,以前寄画、运画都要自己找车、做箱子,现在作品的包装、运输、布展等都由画廊来做,自己只需专心画画。

  冷广敏1986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在天津美术学院求学时,他已获得很多认可,比如2012年获得艺术界颇有分量的“罗中立奖学金”。

  但“毕业”带给他不小的冲击。在校外更广阔的空间里,特别是面对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名师传授、起点更高的学生,他也曾一时失去底气。

  “其实机会很少,毕业展览时也去看过画廊,但是2009年左右赶上经济危机,整个艺术市场都开始崩溃。”他回忆说。于是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确定举办个展的时间后,冷广敏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创作了十几件作品,“那时的确把创作的韧性拉了一下,以至于现在无论时间多紧,我也觉得还好。”

  对于第一次个展,他心态轻松——以往多次参加展览都没能带来销售,让他觉得“卖不掉很正常,能卖掉才是怪事”。

  所以当作品半小时左右全部售罄,冷广敏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受到兴奋:“只觉得卖掉好,卖掉后我就可以安心做艺术家了,一下子就释怀了。”

  2014年11月,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冷广敏第二次个展。这一次,他的作品从上次个展的每平方米4万~6万元涨到了十几万元。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