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马琛:自闭症儿童艺术治疗实践分享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4-07 来源:美术报

摘要: 日本自闭症研究专家白崎研司先生在《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指导》中指出:2岁至6岁是自闭症最佳治疗时机,越早治疗越好。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自闭症儿童的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自闭症儿童的学龄前艺术治疗实...


  原标题:自闭症儿童艺术治疗实践分享


  ——我害怕的时候,可以轻抚“我”的头,安慰“我”、陪伴“我”,给“我”安全感!

——我害怕的时候,可以轻抚“我”的头,安慰“我”、陪伴“我”,给“我”安全感!


  有一群孩子被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娃”,虽然你就站在他们身边,却觉得离他们很远。他们不与你讲话,不用眼神和你交流,做着令人费解的动作,似乎只属于自己的星球,他们就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他们的特点是:社会交流障碍和限制性兴趣/重复行为。社会交流障碍体现在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地交流互动,不愿与人对视,语言极少。限制性兴趣/重复行为体现在他们的兴趣与正常儿童的强烈不同,不喜欢正常儿童喜欢的玩具,反而喜欢一些不被归类于玩具的物品,并且能保持长久的兴趣,如果被制止该行为,他们将表现出十分焦虑,并伴有抵抗情绪。


  艺术治疗,又称艺术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类型。传统的心理治疗以语言交流为治疗的主要媒介,而艺术治疗则是以艺术活动作为主要媒介的治疗方式。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对艺术治疗的定义是:“艺术治疗提供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艺术治疗运用艺术媒介、创造性艺术活动和患者对作品的反应,来呈现个体的发展、能力、人格和兴趣等。”自闭症群体需要情感的表达却言语表达有障碍,而艺术可以不通过言语表达情感,这是自闭症儿童所需要的和艺术治疗给予的不谋而合。


  在教育领域,艺术的治疗功能为人所熟知。在特殊教育领域,艺术治疗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20世纪末,国外中小学就已经普遍增设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课程。


  日本自闭症研究专家白崎研司先生在《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指导》中指出:2岁至6岁是自闭症最佳治疗时机,越早治疗越好。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自闭症儿童的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自闭症儿童的学龄前艺术治疗实践值得关注。


  艺术治疗实践个案分享


  笔者在杭州市某自闭儿童康复中心随机抽取7名学龄前儿童,6名男童,1名女童,对他们进行了为期4个月,共32节课程的艺术治疗实践。


  传统的艺术治疗,主要是以绘画为主,材料局限于画笔和画纸,笔者根据对自闭症儿童的深入了解,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融入当下前沿的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共设计了八种类型的课程进行案例实践。


  结合自闭症儿童“限制性兴趣”的特点,这八种类型的课程,包括:涂鸦、指画、彩色粘土、纸本材料拼贴、植物创意拼贴、简易版画、宣纸染画、物体着色。


  这些课程能够让自闭症儿童充分动手,体验不同媒介,关注到自然和身边,让他们接触更多的美术材料,感知不同的主题,从传统的二维视觉体验逐步增进多维的感知体验。课程主题符合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让这些实践课程成为他们与正常生活沟通的桥梁。


  小翰,男孩,5周岁,性格安静,能够安坐,有一些洁癖,手部触觉较为敏感,能有一定的眼神交流。在无主题随意涂鸦的过程中,小翰的特点如下。


  画面分析:


  1.比例:整个画面随意涂鸦,画面比较散乱,儿童可能有逃避和抗拒心理。


  2.布局:整体偏重于画面的右方,这是自我导向的表现,显示出儿童比较内向,有点压抑,也许对未来有一些过分关注。


  3.线条特征:线条的笔触表达多样,有回旋型、长线条、短线条以及点状,这体现了儿童有一定的自我调试与控制能力,但是整个涂鸦还是以短线条和粗略的线条为主,这体现的是儿童的焦虑心理和不安全感。


  4.颜色使用:首先选择蓝色表达,刚开始可能还有一些忧郁的情绪没有处理。色彩的使用上,能够使用丰富的色彩,颜色鲜明,表示儿童对自己有一定的调试。


  行为特点:


  1.绘画时整体偏右方。


  2.能够选用多种颜色涂鸦,颜色鲜明。


  3.画面左右差别较大,笔触较为密集。


  小翰在艺术治疗后期的作品表达上,有如下变化:


  画面分析:


  1.比例:作品中主体物件的大小尺寸适中,画面比较协调,说明儿童在创作时,内心平静,有安全感。


  2.布局:布局适中,平均对待,是儿童的自控能力增强了。


  3.线条与粘土的特征:粘土的揉捏动作完成仔细,能够捏出颜色丰富的细小形状的粘土,说明精细动作的能力增强。线条的表达温和认真,尤其绘制封口的圆圈和短线条时,温和平静,注意力集中。


  4.颜色使用:一开始有红色的小部分使用,后来以紫色褐色等稳重型颜色为主,紫色常被孩子用来表达快乐,褐色则是稳定和安全的表现。


  行为特点:


  1.能够细致安静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表达。


  2.在上课时,能够与研究者有越来越多的眼神交流,对语言对指引不抗拒,笑容回应。


  3.画面的整体不再偏移,基本上都能在中心的位置。


  4.开始有一定的图形表达,从单线条开始绘画封口的形状。


  艺术治疗实践愿景


  笔者结合7名儿童的前后作品分析和家长观察问卷的总结,初步总结出艺术治疗实践对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影响。


  1.艺术治疗的实践,能够建立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安全感。


  在艺术欣赏与表达的过程中,主要的沟通通过视觉,不需要过多的位置移动和语言表达。对于有一定交流障碍和喜欢刻板重复动作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可以在较快时间内获得安全感。


  2.艺术治疗的实践,有助于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


  在进行艺术实践时,每一件作品都能够投射儿童的情绪,艺术治疗的实践温和不尖锐,无论是否接触过绘画与手工实践,他们大部分都尝试接触这种材料,抵触情绪较少,大部分过程放松,在实践中的更多的粗大动作也有助于他们的直接情绪宣泄。


  3.艺术治疗能提高学龄前自闭症儿童自我认知和观察主动性。


  艺术治疗的实践由被漠然,到引导,到熟悉,再到主动。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到了生活中的新内容,并尝试去感知。同时,他们学会了不同的自我表达方法,对自我和同伴的认知有了新的体验和感受。


  4.艺术治疗能增进学龄前自闭症儿童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亲人和朋友需要和他们交流时,往往因为他们对外界的不关心和一时不能顺利地使用语言,而导致交流困难重重。而他们创作的作品就已经是一种表达,可供交流,同时,在艺术治疗实践的不断推进中,结合艺术作品的表达,儿童与外界的言语交流能变得相对频繁和亲切一些。


  学龄前自闭症儿童艺术治疗实践的尝试,更是一次艺术治疗融于美术教育的真实实践,在本次的实践中,自闭症儿童获得了安全感的建立,他们可以不通过语言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内心,他们通过艺术创作的语言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他们更多地认识自己,他们更多地观察生活。在今天,自闭症儿童需要的是真正意义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也许未来,更多的人就可以用艺术的方式走近“星星的娃”,让他们不再被“孤独”。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