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当下设计解决当下问题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01-17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摘要: 如何在社区营造、环境改善、公共参与中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友好的邻里关系,并通过发展社区艺术教育、增强社区公共意识等诸多手段发挥积极作用?

原标题:当下设计解决当下问题——“新时代·新生活”——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一瞥



胡同剪映 王家宏 魏燕 张小燕 乐建筑


刘新团队完成的建筑工地小便桶设计关注了高层建筑工地一线工人的实际需求与切身利益,为他们提供有尊严的公共卫生设施,同时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再利用; Lab D+H公司设计的山之厕所在烟台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这座方圆百里、峰峦延绵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厕所必须遵循最低干预开发原则,同时还得顺应复杂的地势,设计单体经过适应性的组合后,呈现出具有几何美感的屋脊线,厕所表皮采用树枝与磨砂玻璃并置,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又能产生优雅的光影效果;深圳莲花山顶有一座公厕,如同林中楼阁般掩映在山中,让如厕成为“愉悦”的行为,而人在其中穿梭的身影,犹如“皮影戏” 。在厦门环东海域,厦门合立道设计集团设计的滨海公厕希望人们在风景中如厕,甚至连等待本身都也处在一个阴翳、阳光、海风、绿树环绕的室外环境中——让厕所成为阳光、海风、视线、绿植能自由穿透的轻松之所。


谈论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美术馆、深圳市美术馆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承办,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执行的“新时代·新生活”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却从公厕开始,似乎有点太不“高大上”了。但刘新认为:“社会问题就是设计问题” ,清华美院副院长、“公厕”版块策展人方晓风认为,有些公厕已不再满足于最基础的使用功能,成为文化表达、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一环,更成为考察公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览于1月11日至4月6日举办,分为传统活化、形象传播、中国智造、科艺融合、智慧城市、城乡营造、品质空间、友好社区8个版块, 82个案例、 350余件作品和方案呈现了新时代中国设计、公共艺术的总体面貌。


在北京市西城区杨梅竹斜街53号,张轲和标准营造团队在35平方米的“螺蛳壳”里做道场—— “微胡同”项目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城市文脉的直接联系。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可供微胡同格局及社区邻居共同使用的半公共空间。相形之下,王家宏、魏燕、张小燕、乐建筑设计的《胡同剪映》空间更小,小到只是一个将当代剪发设备纳入具有开阖功能的移动工作装置,但它却在市井的社区生活中,场所化地再现与提升了“剪头”这一老北京胡同里充满趣味与记忆的行当。这一三角柜体的背面设计了可以向两侧打开或收拢的镜面屏风,这个充满互动意味的“街道家具”尝试建立装置与胡同环境之间的“对话” ——多重镜面捕捉了周遭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与景观,让剪发者、观者、路人,甚至自身形象交相映射,再现街头剪发与拼合街区映像的双重趣味,更成为居民谈论、行人自拍、孩童游戏的热点,进而显示出小装置植入老旧社区后形成的改造能力。“城市更新”版块策展人金江波表示,艺术家、设计师通过他们的主动介入,改变了社区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方式,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艺术设计当随时代变化。城市营造,旨在让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为城市更新发展、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在城乡空间营造、城市产业转型、地域文化发展、历史记忆保留、旧区改造更新、区域活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审美诉求,增强幸福感与归属感,激发公众与艺术家一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意愿。


营造城乡空间,也是为了“友好生活”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生活和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城市发展、社会治理等紧密相连。如何在社区营造、环境改善、公共参与中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友好的邻里关系,并通过发展社区艺术教育、增强社区公共意识等诸多手段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国公共艺术界通过多种形式创建友好社区、改善社群关系、增强社区文化修养。垃圾分类一直是中国城市社区卫生管理的痛点,而由陈志刚、程雪松等负责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美术学院社区公共艺术活动在上海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设计了彩色的垃圾桶,并配有椭圆镜,促使大家重视垃圾分类,精确切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情感的最后一公里”“文明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中国城市中,活力不足、氛围消极的公共空间,比如街角广场、商业步行街等比比皆是,而四叶草堂在上海已协助各类社区建立了以“身边的自然、都市的田园”为主旨的近40个园地,这些画院正在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自然王国以及公众参与社区营造的绿色起点;佰筑则专注于公共空间的多样化兼不同类型的娱乐性体验。“社区是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社区的规划与治理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艺术家、建筑师与政府联合起来,通过艺术设计和公共艺术的手段,为城市更新、社区发展注入活力。 ”金江波说。


虽然方晓风笑言展览将不好归类的案例都放在“品质空间”主题下了,但“品质”的确是当下设计解决当下问题的“高标准” :“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如何以人为核心,与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城市艺术景观、塑造城市人文形象? ”方晓风认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不能不考虑。


福建省连江县黄岐半岛东北端有个“船长之家” ,常年经受海风和雨水的侵蚀,砖混结构单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海边潮湿的气候条件也造成了室内大面积漏水。为满足船长一家希望加建三层的希望,设计方的“直向建筑”最终选择了在保留原有砖墙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层12厘米混凝土墙的方法,不仅满足了加固和加建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可以改善空间品质的可能性。JADE+QA和BAM公司于2018年完成的深坑酒店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案例。它的前身是已被废弃的上世纪50年代的安山岩采石坑。设计者从采石坑的自然空间中获得启发,通过与水利工程师、生物净化专家和湖泊专家合作,创建了一个隐藏的抽泵系统——水会经过一系列的生物过滤器,最后被存储入一个大的蓄水池中,这个蓄水池产生了一个3米宽的瀑布,流入到BAM公司设计的一个较低的露台中,并再次延伸出第二个5米宽的瀑布,最后流水落入采石坑的湖内。这座有“品质”的酒店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建设于采石坑内的酒店,是建筑与景观结合的标志性作品。“船长之家改造”呈现追求爱与美的家庭生活,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照进现实;而“深坑酒店”等案例则将大型建筑设计隐藏于自然地形,形成了“人工”与“天工”之间和谐友好的共生关系。“这些作品不仅传达出顺天造物的设计观和贵人重物的生态理念,更告诉我们诗意源自人与自我、与他者、与自然和解后的自由心境。 ”“诗意社区”版块策展人杨冬江说。


这些充满诗意的设计,在大展总召集人杭间看来,“都是怀抱善意的目的,着眼于解决当下问题” 。但也许对下一代的善意最终导致了“中国式焦虑的婚姻缩影”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这个2005年由群众自然形成的全国最具知名度的免费婚姻中介场所,以公园5号门为轴,向周边经大草坪辐射至荷花池。“在场”的父母将“缺席”的女子的基本信息呈现于纸上,贴在撑开的伞上,放置于路边,整齐排列的雨伞既是信息展示平台,也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火爆网络的都市风景,甚至吸引了“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等明星大咖前来“相亲” 。在方晓风看来,现代社会中的公共空间已被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赋予了全新的场所精神,相亲角的诞生与发展也正表明人们将其视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一个途径,它逐渐演变为一个满足群体性个人诉求的服务性公共空间。“时代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变化、中产阶级的资产阶层焦虑、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元素的激烈碰撞、中国特有的社会变迁带来的代际差异和冲突,在此汇聚成一个中国社会的微型样本和众生相。 ”他说。这个完全自发的空间案例,更展现出中国版“原生设计”的“诗意”与魅力。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