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家艺术基金章程》出台引吐槽:申报条件太严苛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5-15 来源:美术报

摘要: 4月30日《国家艺术基金章程》发布后,成为当下艺术圈最热门话题,网友们纷纷参与讨论,可谓是赞扬与批评并存,掌声与“板砖”齐飞。网友吐槽主要集中在申报条件严苛、审批过程复杂、资助金额低及担心暗箱操作展开。


  国家艺术基金争论二: A.审批过程太复杂资助金额太低了


  在个人申报的资格条件符合后,根据申报指南要求,申报主体还需提交一式三份的主体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的《项目资助申报表》,一式三份的构思、草图或初稿复印件,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和图片,此外还需等待专家组的评审和公示。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申报主体除了提交证明材料、申报表和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外,通过初评的项目还需进入复评,进行现场答辩,阐述申报项目。

  申报主体想要从众多申报者中脱颖而出,成为500个资助对象之一,或是成为资助的40个艺术展览项目,需要经过复杂的申报程序和层层的关卡,即使通过了评审,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资助,和项目总投入30%的资助,让一些艺术家和机构觉得缺少吸引力。

  “参与国家资助的项目,必定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资金的运作还必须接受监督,这10万元不要也罢。”福建青年艺术家叶女士表示,与其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不自由的创作,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自行创作,卖画比资助得到的更多,也更为自在。

  除需长时间的等待和接受监督,艺术家们还将矛头指向申报指南中“经本基金展览、评审确定的征集收藏作品,申报主体应同意由本基金按公益性原则收藏,并按公益性原则支付费用,颁发收藏证书。未经征集收藏的资助作品,申报主体可自行处理”这一条规定。“这是变相的收画,用10万元买断了未来1年的创作。”不少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不愿参与申报,感觉太不值得了。

  B.申报指南是依据艺术现状制定的

  申报指南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广泛汲取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起草的,汇聚了文化部、财政部、基金理事会、基金管理中心,乃至文化艺术界人士的智慧;是大家在深入学习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文化艺术工作实际,遵循艺术工作规律,认真探索“基金制”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努力构建艺术治理体系与提升艺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尝试之作。文化部长蔡武表示。

  争论三: A.评审、监督会否“暗箱操作”?

  国家艺术基金的成立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从投资的角度,国家把文化产业板块列入10项改革之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如何用好这笔钱,资助对象的选择是否公平,如何确保资金的流向,这都是民众关心的。

  指南指出:“申报主体及申报项目,符合申报指南等相关规定的,本基金予以受理;不符合的,通知申报主体不予受理。”且“对评审专家的艺术或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不得作为提出复查请求的理由。”基于目前仍不知所踪的评审专家团队,评审过程是否能做到透明与公开,也让众多艺术家产生了犹豫。“美术圈子就这么大,不能否认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这是众多网友产生的质疑之一。

  一位名为“往事随风”的西安网友质疑道:在本领域崭露头角,有代表性作品,且有一定影响力,还能得到由本领域不少于3位具有正高职称专家或业内知名人士推荐的作者,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国家再对他们进行资助,只是锦上添花。而偏远地区急需雪中送炭的作者则少了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这是“马太效应”的现实体现。

  不仅艺术家质疑评审的公平,上海某艺术机构工作的吕女士也表示,此次申报,国有单位和私营机构都可参与,相较于国有单位,私营机构的项目的活动内容、规模大小、社会效益都无法和国有单位的重点项目匹敌,获得资助的机会也小,不抱太大的希望。

  “传统观念里这种事大多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少数人把持,因此,如何打破这样一个圈地行为,让真正具有创新、执着艺术创作的基层艺术工作者获得更多的关注是值得思考的。”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刘树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会的资金部分来源于社会的捐赠,在操作中如何规避捐赠人对基金的干预,值得政府在做好监管的同时,也应该接受社会的追问。

  其次,在“监督与验收”上,对资助项目进行评估和验收的标准也是无法统一的,艺术(美术)作品的创作本身就是多元的,如果按照“标准”来评定,就当前而言是无法定论的。

  此外,艺术品基金法律专家陈中坚认为,理事会同时承担评选和监督两项职能,这是不规范的,应该让第三方独立机构来进行监督。而且理事会是由知名人士和专家组成,他们都有本职工作,国家艺术基金是公益性的,不是专职的,且国家级别的机构信息可能会不对称,建议可以让媒体和相关行业协会来承担监督职责,而不是自我监督。

  B.设计制度保证公平受益程度最大化

  蔡武表示:国家艺术基金会将通过制度的设计来保证专家评审的公正、公平。初评采取网上通信评审形式,按地域回避、双向匿名的要求进行评审。我们还设计了对初评、复评专家进行监督的程序,由信息网络平台自动给出比较客观“偏离值”评价,为动态管理专家库提供参考,确保评审资助活动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关注不那么有名但富于才华、活力和责任感,潜心创作、埋头苦干的艺术工作者,为他们施展艺术才华、艺术抱负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此外,还会将基金的运作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目前,在国外(比如法国),不仅有国家级的艺术基金,还有相当于国内省一级、市一级的艺术基金,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如市一级的,扶持的人员会比较年轻化,省一级的在艺术上会相对更成熟一些。

  我国的国家艺术基金正处于起步阶段,一切都还在摸索的道路上。争论和质疑可以有,但更期待国家艺术基金是一块引路石,可以真正惠及中国艺术家、艺术机构,以及某些能对社会价值观有积极作用的艺术项目。

  同时相信,随着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艺术基金会将不断完善,也将对推动我国的艺术普及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文中文化部长、国家艺术基金理事长蔡武的观点引自《人民日报》中《国家艺术基金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一文,略有删减)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