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刮骨疗伤” 重庆大足千手观音修复工程还在不断调整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6-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佳霖

摘要: 修复800余只手、“医治”34种病害,重庆大足千手观音修复工程还在不断调整,将在2015年完成修复,重现风采。千手观音修复项目的负责人詹长法对这尊造像总有操不完的心:修复进度需要把握、修复出现的问题需要随时解决...


  原标题:重庆大足千手观音将“延年益寿”


工作人员对千手观音进行修复。

工作人员对千手观音进行修复。


为还未修复的千手观音协待造像。


为还未修复的千手观音协待造像。


  2008年5月,发生在汶川的那场大地震令世界震惊。在调研地震对周边区域的文物造成的影响时,重庆大足石刻文物保护情况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重视。同年,其标志性造像千手观音抢救加固保护项目被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如今,千手观音已完成近250只手的修复,并将在2015年完成修复,重现风采。

  “一切都是空白,所有都要从基础做起”

  从2008年以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主任詹长法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大足呆几天。作为千手观音修复项目的负责人,对这尊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年—1252年)的造像,他总有操不完的心:修复进度需要把握、修复质量需要把关、修复出现的问题需要随时解决。

  “金箔开裂、起翘,风一吹就窸窸窣窣往下掉,大多数彩绘法器残缺不全,部分手指开裂掉块。当时的她像一个风烛残年、衣衫褴褛的老人,但是没人知道该如何给她应有的尊严。”时隔6年,从詹长法的言语中,仍然能感受到当初接过这个担子的巨大压力。

  而事实上,早在2001年,相关部门就意识到千手观音亟待保护,也有不少专业队伍陆陆续续进驻现场,展开研究或者检测,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龛高7.7米、宽12.5米、占崖立面面积97平方米的千手观音造像,让各方人员束手无策。

  “一切都是空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所有的工作都得从基础做起。”在詹长法看来,集雕刻、贴金、彩绘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受复杂的地质、水文、大气环境影响的千手观音造像,需要进行综合、跨学科的研究。“而之前的修复研究在环境影响、修复材料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欠缺。”

  因此,作为此次修复项目的承办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敦煌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共同合作,从地质、环境、物理等多学科进行千手观音造像的相关研究。同时,意大利7年求学生活所接受的现代文物保护理念,使詹长法大胆地将工业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激光拉曼测样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所得科学数据应用于千手观音造像的检测、研究中。

  造像本体的检测结果足以让人吃惊,却也在意料之内。1350页、约50万字的实验报告显示:现存830只手臂的千手观音,受34种病害折磨,其中石质、金箔和彩绘病害面积分别占其总面积的5.56%、66.84%、40.92%。

  诊断虽有了明确结果,具体的修复却充满了曲折。“最初将本体加固、补形和贴金的粘接材料锁定为北方惯用的牛胶,然而,在大足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牛胶的部分迅速发霉。之后,试验了一种纤维素砂岩材料,耐水性较好,但牢固程度却明显不足。后来通过与川渝地区漆器老艺人的沟通,以及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的试验,最终将大漆确定为金箔的粘接材料。”詹长法对记者说。这种类似的周折贯穿在加固、贴金等每一项修复过程中,但是詹长法认为,在本体上修复只能进行一次,而这唯一的成功机会只能从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获得。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