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千里江山图》“下线”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上场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11-03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近年北京故宫做了“现象级大展”,从2015年的《清明上河图》展观众排队排到脚软,到今年《千里江山图》大展再度拥挤,北京故宫盛举吸足了人气。10月30日,包括《千里江山图》、《游春图》在内的多幅“重量级”文物“...


走了《千里江山图》 来了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走了《千里江山图》 来了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张雄艺术网讯  近年北京故宫做了“现象级大展”,从2015年的《清明上河图》展观众排队排到脚软,到今年《千里江山图》大展再度拥挤,北京故宫盛举吸足了人气。10月30日,包括《千里江山图》、《游春图》在内的多幅“重量级”文物“回库休养”,代之而来的是宋代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等难得一见的珍品。看来,故宫博物院排队3小时,看画5分钟的现象还将持续……


中国青绿山水画史的高峰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北宋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件就是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江山秋色图》局部


《江山秋色图》局部


《江山秋色图》局部


《江山秋色图》是一幅长卷山水,绢本,青绿设色,明人题为赵伯驹画。这一画卷以极为丰富的取材,展示了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所画重峦叠嶂,奔腾起伏,嶙峋醒目,"悬崖间行云缭绕,瀑布飞溅,山下河川回环,碧水涟漪,峰间水畔,穿插安排楼观屋宇,栈道回廊,水阁长桥,配衬以苍松古柏,茂林修竹,错落有致,聚散得宜。其间还展现了众多的人物活动:有三三两两闲步于竹径者,放收于林间者,待渡于溪岸、垂钓于水滨者,游人拾级登高,还有人居山顶高楼侃侃而谈。江上小舟荡漾,车马行旅正翻山越岭而来。人物比例虽极小,但须眉表情清晰可见,极为生动传神。全图布局严谨,勾勒精细,设色绚烂,以石青石绿为主,兼用朱、赭、白等色,色调明快和谐。


《江山秋色图》局部


《江山秋色图》局部


《江山秋色图》局部


这一画卷为高头大卷青绿山水巨作,在布局上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将高远、平远和深远适当地结合起来,造成容量大、布阵奇、开合有度的效果,在多变之中得到一种和谐的整体感。以极为丰富的取材,展示了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图中所绘显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仅在卷之前部有一条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卷中山重水复, 间以竹林乔木,楼观屋宇, 山庄茅舍,及骡纲行旅等人物活动, 画风精密不苟,设色艳丽和谐,章法严谨,造型准确生动, 更多地体现出宫廷画院艺术特色。


鲁迅先生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正是这样一幅从构思构图到勾勒设色都“周密不苟”的佳作。他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祖国锦绣河山之美,宛如一组层次丰富,节奏多变的交响诗,使观赏者为之心潮激荡。


赵伯驹其人


赵伯驹(公元1119-1185年)字千里,宋朝皇族。南宋高宗时任浙东兵马铃辖,他因擅画青绿山水而享盛名。据说宋高宗赵构十分赞赏他绘画技艺的精湛,曾命他在集英殿屏风作画。他的青绿山水取法唐李思训,用笔秀劲,布置精工,着色清丽。赵伯驹笔下的山水,精工细笔,但也适当采用水墨山水画法,一变唐人浓郁之风为清润明丽,具有文人画家所特别崇尚的“画宜拙,与雅不相违”的“士气”。这  是青绿山水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故明代“文人画”的大力倡导者董其昌曾称赞赵伯驹的绘画“精工之极,又有士气”,“虽妍而不甜”。


  《仙山楼阁图》局部 赵伯驹


《仙山楼阁图》局部 赵伯驹


赵佰驹的山水画作品,据文献记载,还有《江山图》、《溪山晚照图》、《岳阳楼图》、《仙山楼阁图》、《上林图》等,都是场面伟大,气势壮阔,功力深厚之作,颇得后世画家的推崇。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曾跋其《上林图》说:“此卷精细入神,……其山川深秀,树木丛密,丘壑有情,人物勇健,羽鳞生动,旗帜鲜严,舆马森然,台榭壮丽,路径分明,此千里(伯驹)聚精会神之处,余每一展视觉神思飞扬,欲搦管摹其一丘一壑,如执千钧,徒生羡望。”明代的文征明也以“艺林中有千里(伯驹)如山中之有昆仑”来赞扬他,足见赵伯驹的绘画对后世影响之大。


除了《江山秋色图》,换展后还有哪些看点?


除了以上重点解读的《江山秋色图》,“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二期展品中,还有不少重要作品是此前从未公开展示过的。比如南宋名作《宫苑图卷》,又如元代作品《东山丝竹图》等。


《宫苑图卷》以青绿和金线勾勒法绘出了江山间宫苑楼阁之景。构图繁密,山石轮廓以墨笔勾斫,石青、石绿敷色,并多以泥金勾勒山水、殿堂、桥梁等,富有装饰趣味。尾纸有民国吴景洲题跋,认为此卷为唐李思训的《御苑采莲图》。不过后经傅熹年先生考证,此卷并不是李思训的作品,而是南宋“临安以外地区或民间画家所绘的装饰画”。该作相比《千里江山图》更为繁复、雅致的宫廷趣味来说,要更显“通俗”一些,民间趣味更浓一些。


  《东山丝竹图》  元代


《东山丝竹图》  元代


元代的《东山丝竹图》非常舒展,画心纵长187.5厘米,横宽43.7厘米,为清宫旧藏。途中表现的主题是东晋谢安早年隐居浙江会稽东山时纵情声色的故事。谢安后出仕为宰相,因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而名垂青史。图中绘崇山峻岭,先以墨笔勾皴,再染以石绿、赭石等色,山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山脚有庭院屋舍、宾客往来及奏乐女伎。画法近于元末盛懋一路。《东山丝竹图》为元代当时的职业画家在文人画风靡之势时,探索水墨与青绿融合的作品,以宏大的篇幅体现了宫廷青绿山水画与文人画、民间绘画合流之后的面貌。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