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知名中国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朱理存逝世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20-09-11 来源:张雄艺术网

摘要: 2020年9月8日凌晨5:48,知名中国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朱理存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2020年9月8日凌晨5:48,知名中国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朱理存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朱理存,江苏宜兴人,1940年出生。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同年保送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1964年中央美院毕业后,到四川省美协从事美术创作至今。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




朱理存曾任第八、九届全国美展评委,“全国第一届中国画”、“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评委。作品参加了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作品《姑娘们的节日》、《踏歌图》、《叔叔喝水》等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天津博物馆等收藏。代表作被选入《现代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新文化大系》、《中国女画家选集》、《中国工笔画》、《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集》等大型画册及《朱理存》画集,并于其丈夫马振声合作有《朱理存、马振声中国画选集》、《重上井冈山》等。 




朱理存曾在她的作品中以独特的方式淋漓尽致地、细腻地诠释着母爱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她的《生命之歌》更从母爱升华到博爱,在社会性题材的创作中挖掘人性,歌颂博爱精神中生命的辉煌。这幅画是根据1992年大水灾中临产的孕妇被救、在船上分娩的动人故事创作的。该画人物众多,有老人、小孩、妇女,更多的是经过与洪水搏斗后疲惫的战士。在卵形构图的中心,是分娩阵痛后熟睡的产妇,她在经历了洪峰的危险和临产的痛楚之后,在陌生的亲人们的抚慰与保护下安详甜美地睡着了,身旁是接生军医怀中放声啼哭的婴儿。设色是严峻的深暗包围中的融融暖色,聚焦中心为白色。中心视点突出、醒目,把中心事件放置在极为特殊的情景氛围中,在场人物有不同的情态反映,年轻的战士背对中心,年长些的疲惫地低垂着头,小孩惊魂未定,老妇则关切地伸出双手。作者充分调动了读者联想对比的心理,以静态的瞬间展示了特殊事件的惊心动魄的过程。环境的险恶,反衬出产妇的安详,产妇的睡中微笑与新生命的嘹亮啼哭,标志着博爱精神的高扬。作者运思缜密,措置精当,切入点的选择为情节的展开创造了游刃有余的广阔空间。






朱理存认为,人们欣赏艺术首先是欣赏一种精神的勃发和情感境界的美。这也是她在创作中所不断追求的。包括像《赶场天》、《归途》、《山姑娘》等小品画都体现了这种创作思想。《赶场天》中三个农村妇女背篓、挎篮,步履匆匆地把自家生产的小猪、公鸡、鸡蛋、辣椒等运往农贸市场。可以看出这些山村妇女由于常年负重爬山路,身体健壮但个头很矮,腿粗壮有力,她们喜气洋洋,边唠家常边赶路,走路的体态、脚步的坚实都流露出“有奔头”、“有劲头”的乐观信息,进而揭示出她们对生活满怀信心。朱理存这类创作的意义在于,她通过艺术形象——四川山村农妇特有的质朴又充满希望的背影体态,透露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历史信息。可信、真实的艺术力量使这幅作品成为农村改革历史进程的形象记录。




朱理存画写意再画工笔,画工笔又复归写意,不但说明她工写兼善,更说明工写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工中含写,写中有工,正体现了朱理存绘画创作的艺术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朱理存的水墨写意画仍保持了从生活中发现美,在艺术中加工创造美的创作路子。从她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发现作者审美的兴奋点,都是有感而发的,避免了空洞的笔墨游戏。




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画院、中国工笔画会、中国女画家协会等分别发唁电,对朱理存先生的仙逝表示沉痛哀悼。




中央文史馆9月8日晚发布讣告:朱理存先生的告别仪式将于9月12日周六上午8点半(亲人)至8点50(来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菊厅举行。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