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从陈逸飞2014春拍看80年代油画中西合璧的现代艺术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5-09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在新中国艺术发展上,陈逸飞的崛起是一面历史里程碑。经历长达二十年的酝酿阶段,陈逸飞的西藏系列再创巅峰,《晨祷》在2014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2700万港币成交。《女音乐家》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784万港币被...


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


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



张雄艺术网讯(胡莹在新中国艺术发展上,陈逸飞的崛起是一面历史里程碑。八十年代,陈逸飞勇敢放弃国内事业,怀揣仅38美元远赴纽约,此举除了为他自己的事业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也被美国《艺术新闻》报导为“第一位赴美留学的新中国艺术家”,标志着自五十年代以来陷于停滞的中国与欧美艺术交流,再一次走向蓬勃。



陈逸飞油画作品《晨祷》


陈逸飞油画作品《晨祷



辉煌篇章 陈逸飞《西藏系列》


西藏作为中华文化极具个性之一元,本身具有高度可塑性,却同时考验创作者的文化素养与思维深度。经历长达二十年的酝酿阶段,陈逸飞在自己艺术造诣、人生阅历及经济条件俱臻顶盛的时期开展创作了《西藏系列》,足见其重视程度。艺术家用绘画代替了文字,抒发了对西藏天候、地理、人文、宗教、伦理等等各方面的思索。其1996年作《晨祷》在2014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2700万港币成交。《晨祷》是一帧藏人生活的掠影,艺术家刻意不采取置中式构图,不要求画中人物并排,而将人物置于偏左,留出右边空间,更显不经意的心理效果,且保留了他们围圈的状态,更能突显团结的主题。


在画面中,人们看到,藏民低头簇拥、表情庄严肃穆,他们晨聚的活动,并非一般生火煮食。明显是一同祷告,向神明祈求平安。《晨祷》采取纪实手法,保留了西藏族群最纯粹、最有代表性之一面。艺术家透过此日常生活之一幕,道出了藏人家庭与宗教的紧密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家族是个人生存的保障,而维系家族团结的力量,则来自各人对于宗教的共同信念。此“宗教─家族─个人”之关系,牵系着藏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活,他们也由于对神佛的虔敬,透着对于生活的诚实。借用画面描绘,陈逸飞表达了自己对于藏人生活的理解与颂赞。


《晨祷》的内容聚焦于西藏人民,其尺幅长寛俱达二米,如此恢宏大气,呼应他早年嗜爱的历史绘画与英雄主题;在人物形象方面,陈逸飞没有拘泥于纤毫毕现的照相机式写实,反而透过率性老辣的直接画法,传递高原生活的沧桑斑驳,这些特征明显与苏派油画一脉相承,使人物感情、性格与形象经过渲染之后,更加栩栩如真,亦即艺术家所指的“力度”和“雕塑感”。


宋美英在《逸飞视界》忆述丈夫所言,陈逸飞的西藏旅程收获丰富,除了目睹当地景色、民族与文化的外在之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藏民强大的内在之美。这种内在之美,使他们得以长期面对严酷的天气与匮乏之物质,并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冻土上,持续繁衍成千上万年。



陈逸飞油画作品《女音乐家》


陈逸飞油画作品《女音乐家



新古典主义 陈逸飞《女音乐家》


陈逸飞赴美后,重新启动了中国与欧美在现代艺术上的对话。并开始醉心钻研古典写实主义,透过亲炙十九世纪西方大师真迹,获得了深刻体会,形成与早年粗犷雄悍截然不同的细腻风格,并以西方主题完成一系列风靡国际的作品,包括《西洋音乐家》系列、《威尼斯风景》系列等。其1990年作《女音乐家》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784万港币被拍下。《女音乐家》属于陈逸飞旅美时期最擅长的肖像作品,展现一位正在演奏鲁特琴(Lute)的优雅艺术家。艺术家以极为细致的笔触构建画面,其标致的五官、柔金的发色、白晢的肌肤以及礼服绸缎的质感,都体现了极高的色彩、造型协调能力,特别是音乐家前臂的处理,巧妙利用了观众视觉位置,形成一个处于中央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稳固地支撑画面,音乐家弹琴的力量感由是而生,形象亦显得柔中带刚。


在着色过程中,陈逸飞应用其标志性的厚涂磨砂技法,在多重上色之后再加打磨,不但使笔触难以觉察,人物轮廓也变得柔和,形成蒙眬温煦的视觉效果。艺术家在色彩关系上经过深思熟虑,若仔细留意演奏家右腮、项颈及肩胛后方的阴影,则可见其色彩并非灰黑,而是仔细调和的墨绿色,以突显人物正面眼影、唇彩及胭脂的绯红。为了强调人物的存在,画面采用抽象的深邃背景,以外侧光从右面照入,投映于侧脸示人的演奏家,有如在音乐会中,帷幕徐徐张开,镁灯随之透射而入,在照耀人物的同时,人物内心的自信与气质,彷佛从内而外绽放光芒。现实形象纯粹而永恒的美感。



陈逸飞油画作品《遗韵依旧》


陈逸飞油画作品《遗韵依旧



“海上旧梦” 陈逸飞《遗韵依旧》


美国1984年的《艺术新闻》曾这样评价陈逸飞,“他是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寂氛围尤其动人”。陈逸飞点染的古典女子,弥漫着旧上海喧杂、温湿的气息。不同于此前“古典仕女”近乎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以及蓝色为主的清冷基调,“海上旧梦”系列大都通过颜料的叠加、晕染、混合,使画面呈现出类似印象派绘画的朦胧感。《遗韵依旧》为陈逸飞“海上旧梦”系列代表作之一,在刚刚结束的2014西泠春拍中,以299万人民币成交。画面上用黑褐色、黄褐色、桔黄、粉白调和出的氛围已不复“古典仕女”中宁静的、淡淡的哀愁,而是沉积着某种更厚重的惆怅。《遗韵依旧》则更多地展现了女子世俗本真的状态: 她们的慵懒,她们的凝视,她们的沉默,并不期待着被外人瞥见,甚至欣赏,这是一种曲终人散后顾影自怜的场景。不必讳言,这样的作品会在无意中满足观者某种窥视的欲望。


陈逸飞在绘画肖像的时候,非常着重道具的置入及其象征意义,譬如在《持扇双美》,两位美人手上所持的团扇不仅画有美人和花卉图,巧妙融入国画元素,向历史悠久的扇面艺术致敬,而两人相异的握扇方式,更似乎吸收了西方礼仪中的“扇语”(language of fan):在十九世纪的上流社会,扇子是贵族女性不可或缺的社交用具,透过不同的握法,委婉地表达自己,这种风气经常反映于欧洲古典油画,譬如把扇面置于身前正面示人,表示对某人有好感;倒转扇子示人,则有拒人千里之意。艺术家在本作用扇,恰好配合了古典仕女的高贵含蓄,表现她们的内心世界,形成一种饶有趣味的中西文化交汇。


写实主义自二十年代由徐悲鸿引入中国,经历与现代主义竞争的三十年,再经历主导美院体制的三十年,终由陈逸飞以优秀作品对话西方,并引起巨大震撼,其所代表的不止是东方民族的油画观念,更象征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不断遭受挑战以至边缘化的写实主义之重新崛起,艺术家亦因而在2000年被美国《艺术新闻》评为"向西方潮流大胆挑战"。陈逸飞一生画风刚柔并济,其早期的革命作品满载英雄主义,洋溢苏联、东欧系统之粗犷笔风。自赴美以后,由于古典主义之影响,其仕女与水乡作品骤然变得温柔婉。正当艺坛认为此乃一去不返的转变之际,他在《西藏系列》又赫然回归雄悍,个中转折关键,全系作品内容与讯息表达之需要,而无论作品的整体观感是柔是刚,其依然紧扣艺术家对写实绘画的上述标准。陈逸飞进行大胆的跨界尝试,以其对于中、苏、欧、美写实主义的经验,适度引入摄影、电影元素,不但带来个性化艺术效果,更为写实主义带来推陈出新的转机,使其作品呈现出浓厚的现代感。他不遗余力地展开了高难度的艺术创作,再续了艺坛传奇的巅峰成就,成为蜚声国际的一代艺术大师。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