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卢浮宫的奖项当然十分重要。生活中,人们常常遇见这样的情况。但凡有个品牌世界知名,无论是餐饮或是住行,总会在街上冷不丁遇上它的“孪生兄妹”,而且有遍地开花之势,或是取这个知名品牌的谐音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卢浮宫的奖项当然十分重要。生活中,人们常常遇见这样的情况。但凡有个品牌世界知名,无论是餐饮或是住行,总会在街上冷不丁遇上它的“孪生兄妹”,而且有遍地开花之势,或是取这个知名品牌的谐音,让人一不留神走错了门,下错了单,纵然天上仙子诗乐,地上凡人苦乐,但进错了店,只能怪自己没有眼力。有意取类似名字的品牌更是掩人耳目,防不胜防。再说如今是不是明星并不重要,假如长着一张明星的脸就值了,无论如何都得模仿这明星最擅长的几招,表演,唱歌,趁势再火一火。当然这不包括心如止水的极少数人。比如说那个国外长得和梵高很像的雷诺兹,成为网络红人,或许是人们太想念那个和时事格格不入的梵高,太爱如火焰般热烈的梵高了。还有马云各个时期的“自拍”照被扒,难免普通人原本平静的生活会被几番打扰。至于这日后众多“梵高”与“马云”般的明星是保有自己的本色与初衷还是被众手甚至自己推向不同的命运轨迹不得而知。总之,“冒牌”都如此趋之若鹜,众星捧月,那独一无二的正牌必然尊贵。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再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聚集欧洲17、18世纪主要绘画精品及现代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等,迄今为止,卢浮宫是世界最著名的艺术殿堂。能在卢浮宫参展及获奖不论对艺术家还是国家而言度是无比荣耀。
那么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是否就是要获得卢浮宫的奖一个标准呢?或者说没有获过卢浮宫的奖他就不能成为世界顶级艺术家吗?当然不是!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碑文研究者约翰·拉斯坎普在新墨西哥州的国家岩画遗迹公园游览时,发现了中国商朝末年的文字,由此考证推断,古代中国人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就已到达美洲,比1492年哥伦布驾船抵达美洲早了2800年左右。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美洲的殖民统治,而美洲土著居民早在远古时期就从亚洲迁徙过去,发现“新大陆”本身是一方说辞,是片面的。诺贝尔奖是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的最高奖项。然而中国的四大名著却没有入选。一是因为诺贝尔奖只颁发给在世的作家,四大名著中最晚的红楼梦也比文学奖早了100年。二是国外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端与实质相差甚远,翻译五花八门,目前无法翻译出中国名著的内涵与韵味。使得中国许多极具文化底蕴的经典名作与国际大奖失之交臂,但就全人类的艺术品味与含量而言,中国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世界艺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毕加索都曾经无法理解,他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神奇呀!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的艺术,你们中国的艺术。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其实,这个问题,世界是包容的,人类在宇宙苍穹之中是渺小的因而更要有博大、宽仁的爱,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本源根基,是我们的先祖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取其精华其弃其糟粕,许多人把本源的品质丢了,取了别人的糟粕弃了自己的精华。或根基不稳、举棋不定,因而所学四不像,加之品性不纯,自然难于立足,获奖固然是荣耀,做艺术只为获卢浮宫奖无疑丢了芝麻捡西瓜,洽是艺术成就不够的败露,是信心不足的表现。
前段时间,有位艺术家叫我将他简历的一段话去掉,令我震撼而触动。就是“当代最具潜力XXX”这类套词,他说这个能不能去了,给行家老前辈看了是要闹笑话的。其实他的艺术创作是极具深度与内涵的,是在深厚的文化根基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正因为此,艺术水准越高越为严谨低调,懂得“闹笑话”。而越是肤浅,无论是技法上,还是创作表达上的肤浅,越是需要以名号来彰显自己的“高”,越担心头衔说得少了,说得不够响亮,不够吓人。真是花花世界,无奇不有!想来当年八大山人因妻亡父亡国亡而落发为僧,潜居山野,将满腔悲愤宣泄于水墨间,其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笔致简洁、静穆,得疏旷之韵。有贫士、孤儿向他所画,他都有求必应,慷慨相赠。他孤苦愤懑,却敢直抒胸怀,画翻白眼的鱼、垂目的飞禽、养神的肥猫,光秃秃的树,坎坷的人生与不屈的性格造就了八大山人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当时作画可会曾想过现在他的话上百万元一平尺,当然没有,但他的艺术价值就在那里,流芳千古,为后人敬仰。有人追求的是身前的荣华享受,有的却是在人类前进的历史中树立里程碑,世世代代为后人尊崇。
既然关乎卢浮宫奖之事要么重如泰山,实至名归,受世人敬仰,要么轻如鸿毛,如平步青云、徒有虚荣的工具。当然此轻如鸿毛,必有人将它比为高于泰山。那么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卢浮宫卡鲁塞尔厅是专为华人造奖的加工厂”事件也能迎刃而解了。其实百度搜索卢浮宫奖的新闻,还是有注明是著名艺术家是受邀参加法国卢浮宫卡鲁赛尔沙龙展并获奖的新闻。但确有人隐去卡鲁塞尔厅为自己各类版物、简历大做文章。在《卢浮宫从未邀请中国书画家办个展》的文章中指出:“卢浮宫馆长也多次面对中国媒体证实了这种说法:除了邀请华裔画家严培明在德农厅做了一次名为 ”蒙娜丽莎的葬礼“的小型展览外,卢浮宫官方没有邀请任何中国艺术家在卢浮宫举办画展,其他中国书画家的个展,多是在卡鲁塞尔厅举办。2009年,法籍华人严培明画展共展出五幅作品,由人物和风景画两方面组成,其中主题作品是严培明的巨幅油画《蒙娜丽莎的葬礼》。当然,2014年,所谓中国著名画家曾梵志在卢浮宫的展览,也不过是他的一幅作品《从1830年至今 No.4》(297cm*360cm,2014)与卢浮宫馆藏珍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领导人民》同挂在德农厅做了一次对话式的交流。”
文章强调,卢浮宫和卡鲁塞尔厅,不过是一种经济上的姻亲关系,出于创收目的,卡鲁塞尔厅从最初的商业目的到后来的商业化运作展览,它打着卢浮宫的旗号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成了中国书画家暗中向往的展览圣地。关键是,如今这种暗地交易已曝光。是打卢浮宫的旗号还是卡鲁塞尔厅的旗号,一眼就窥见一位艺术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在卡鲁塞尔厅的展览也未必都只是“镀金”的没有含量的艺术。前文已论证过没有获过卢浮宫的奖不代表没有世界艺术水平。所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可以看出艺术家此行,是否可能有沟通等因素的误差带来的基本初衷判断等原因。在《卢浮宫从未邀请中国书画家办个展》也提到:“当然,其中不乏有真才实学的中国艺术家,进入卡鲁塞尔厅的肯定有真正的艺术家,但以卢浮宫之名隐去卡鲁塞尔厅之名在此地舞文弄墨的却未必都是艺术家。”
虽然我们由衷地希望,中国的文化艺术在当今多元艺术的发展中,能正本清源。希望中国的文化艺术在良好的世界大环境的契机中,能发挥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优良传统,引领主流。但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会为身前的荣耀、名利争得头破血流而在所不惜。甚至有了练就“盖世神功”本领,对于一个个虚荣能“脸不红心不跳”。倒也是“当代人才”。如何能不掉进一长串的利益链条?从这点上说,卢浮宫奖的考验非常重要。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