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灵魂的舞蹈——张敏杰艺术展”即将开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2-27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2017年1月28日,由波兰克拉科夫美术馆主办的“灵魂的舞蹈——张敏杰艺术展”将于下午18:00在波兰克拉科夫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于1月20日开展,展出了由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版画、油画、装置等代表性作品,向观者呈现艺术...

       灵魂的舞蹈——张敏杰艺术展

       开幕酒会:2017年2月28下午6:00
       展览时间:2017年1月20日至5月21日
       展览地点:波兰克拉科夫manggha美术馆
       主办单位:波兰克拉科夫manggha美术馆

       学术主持:Katarzyna Nowak


       张雄艺术网讯  2017年1月28日,由波兰克拉科夫美术馆主办的“灵魂的舞蹈——张敏杰艺术展”将于当天下午18:00在波兰克拉科夫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于1月20日开展,展出了由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版画、油画、装置等代表性作品,向观者呈现艺术家从艺数十年来的创作轨迹。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张敏杰的作品总有“舞蹈”的成分:前行、奔跑、跳跃、翻跟斗、踩高跷等等,通过严谨的造型语言和精确的技术,造就了充满神秘图像的世界,看似笨拙、僵硬、形式化,但通过这些画面表像继续深究下去,却令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沉重感和孤独感,一种对生命的形式释读和赤裸裸的解剖。


 张敏杰作品


张敏杰作品


       乡土题材描绘了马群、乡间的舞蹈和民俗等内容,艺术家没有在这些可描述的场面和情节中对主题、动机作任何解释,只是通过形式的处理使题材处于一种现代意识的观照之下,并且利用版画简练概括的表现手法,使人物体现在一种石雕般的几何形结构中,显得厚重而古拙,强化原始精神意味。然而作品又不象立体主义那样把重点放在形式的趣味中,而是吸收了立体主义的手法来描述乡土题材,最终引导人们感受到一种最接近自然的生命存在,这种存在是生活在都市、电脑和远程电讯的文明之中的人所匮乏的。《平原上的舞蹈》系列实际上是一个个虚构的民俗场景,艺术家把这些显得质朴、笨拙的农民置于一种运动的状态中。然而,画面上的人物似乎不仅仅是为了舞蹈,而是显现出一种涌动的生命活力。在平版画“梦之船”中,甲板上有舞者和音乐家在铜管乐器的轰鸣声中前行。这艘船就像一条承载着人类命运的船,在万千蝴蝶的陪伴下,驶向一个不可见、不可知的未来。这些图像为观者提供了一个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和解码的图像。


张敏杰作品

张敏杰作品


       纵观张敏杰作品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以自由的舞蹈表现来显现出人的本性方式,进而实现在生命意义上对自然的回归,来烘托出潜在的主题。可以说这是艺术家的巧妙布局,以一层精心设计的美学包装了自己独到的深刻与尖税,在具体的形象和场景中来追求和超越题材本身的主题和意义,使作品充满隐寓和象征。


张敏杰作品


张敏杰作品


       展览前言:


      张敏杰,演员还是观众?

      文/ 波兰克拉科夫美术馆馆长芭芭拉·约维亚卡(波兰)  

     


       艺术家张敏杰的作品充斥着运动的人群,所形成的图形和大规模的人物组合叠加在一起,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于见到的。我们看到,以图解式的、缺乏个性特征的舞蹈、踩高跷、行进、奔跑、拳击、摔跤、骑马和飞翔的人物等等。时而翱翔,时而叠压成一个个群体难于分辨,这些奇怪的图像来自哪里?似乎来自于张敏杰的灵魂深处。我们看到,有很多作品带有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印痕。他通过以人物构成的大型场面,体现出一种别样的图像与人文。在他的作品中,似乎感到在硕大的舞台上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种精心设计的舞蹈和太极动作,加杂着莫名的信息令人称奇。这些人物象木偶般的叠加或飞跃腾空,在一个陌生的场景中无序的移动着,画面中传递给我们一种难以抗拒的视觉张力,一种内在的力量和莫名之感。


张敏杰作品


       艺术家张敏杰作品中的人群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在这个舞台上在表演着什么?他们有秩序的要前往何处?他们是否在刻意的设计下集群,还是自然形成带有偶然性的因素?我并不认为张敏杰的作品创作源于客观现实,或是由现实世界中某个事件所引发所造就的。他所表现的人物真的很像艺术家本人,因为他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有着观众和演员的双重身份,他又是一名导演在扮演着具有双簧性质的角色。这里,文字真的难以承担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的主题和奇妙的想法。但张敏杰通过视觉置换的方式却给我们带来了特殊的体验,以最直接的形式使这些内容在同一个维度中呈现出来。巧妙地赋予了他的作品一种带有哲思的、寓意深刻的、超现实的、荒诞的高品质画面。因此,构成了艺术家张敏杰作品独有的艺术特色。再加上他以不同地域的选题实现了多元的“现实主义”文本,从而使批评家的所思所想与具体的作品异化实现了初步对接。我们看到,张敏杰的艺术源于传统的中国版画,虽然艺术家运用了不同的材料与技法语言。但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尤其是雕塑对他的影响。他作品中大量人物的叠加,让人想起中国秦始皇时代的兵马俑、想起唐代的陶俑给人的感动。这里,我们在19世纪的中国玩具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形象,尤其是由木头和象牙雕刻的玩具,在许多博物馆的收藏中可见一斑。艺术家刻意援引了欧洲传统艺术中死亡之舞的主题,让人与骷髅成双成对,这一场景在张敏杰作品中出现的非常频繁。在《舞台》系列中,他通过引用西方历史上著名的雕塑进行组合,可谓构想独特。《拉奥孔》或是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的经典作品《哀悼基督》、卡波尔的《舞蹈》和奥古斯特·罗丹的《地狱之门》等等,都走进了艺术家导演的剧目。《广场上的舞蹈》系列还援引了一些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建筑,特别是引入欧洲建筑进行创作。然而,批评家在此却有些尴尬,因为艺术家引入大量的西方文化精典作为附号,使得作品成了完全独立的、特殊的现象,于是就很难将他归类到哪个当代艺术流派中。西方文化认为,人是离散的个体,是独立的人,而人的本质各不相同。与此相反的是,人们却仍然倾向于把人看作一个集体,尽管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诸多的战争悲剧,特别是20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的系列战争,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在张敏杰的艺术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家的批判精神。所有这些表明,人类个体在战争、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应该说, 我们在现实世界这座大型舞台上,人们作为演员在不时变换着角色。艺术家张敏杰把现实中的人与作品中的人融合在一起进行表演,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这里,作品中"人群"有着很强的象征意味。作为个体,无论愿意不愿意,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人群之中才不会孤独。所以,这个人群是他、是你、也是我们自己。



        今天,艺术家张敏杰用作品使我们融入了这个人群,融入了全球一体化的现实中。


       关于艺术家




       生于中国河北唐山,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纤维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获奖


       1991年日本第一届札幌国际版画双年展铜奖
       1992年第11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金奖
       1993年日本第二届札幌国际版画双年展评委特别奖
       1994年日本第五届大阪国际版画三年展大奖 、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
       1996年日本第六届大阪国际绘画三年展铜奖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
       2002年日本第四届神奈川国际版画三年展特别奖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
       2009年韩国首尔第五届国际版画双年展银奖、浙江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银奖
       2014年日本高知第八届国际版画三年展特别奖、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提名奖
       2015年波兰克拉科夫第18届国际版画三年展博物馆大奖

       2016年第一届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贡献金奖、上下五千年—国家重大历史美术创作工程。


       主要个展


       香港艺术中心(1994年)   
       北京中国美术馆(1995年)
       日本大阪府立现代美术馆(1996年)   
       日本枚方市立美术馆(1997年)  
       日本长野现代美术馆(2000年)
       韩国蔚山大学画廊(2007年)  
       美国汉密尔顿科尔盖特大学博物馆(2009年)   
       波兰比得哥什省立博物馆(2016年)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