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无怪癖 不艺术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3-20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品的独特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具有显明的个性,甚至有些“怪癖”。拜伦说:“我们艺术家全部都疯癫。”正所谓,无怪癖,不艺术!

张雄艺术网讯  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品的独特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具有显明的个性,甚至有些“怪癖”。拜伦说:“我们艺术家全部都疯癫。”梵高说:“我越是耗尽精力,越是患病、疯疯癫癫,就越是一个艺术家——创造性的艺术家……”正所谓,无怪癖,不艺术!


谢颖苏:写字作画时喜欢让人挠痒 


谢颖苏,清嘉庆至同治年间的著名画家,也是清末台湾艺坛最有影响的艺术家,被称为“台湾艺术开山祖”。他开创了“诏安画派”,主张绘画要有"神骨"、"气"、"品"、"逸韵",以达到"简淡之致"。他的画理,注重笔意、笔外神韵。《闽台文化交融史》一书中说他“擅山水、花鸟、人物,尤精画竹”,“其所绘往往多瘦挺之姿,于潇潇中别有刚劲之气”。


谢颖苏作品


谢颖苏作品


谢颖苏作品


谢颖苏作品


但是这位享誉台湾画坛的书法家在创作时却有个不得不提的怪癖。他作书或画时,不许人在旁边看他挥毫,先把窗户关得紧紧的,密得不见日光,另把小纸条搓成一个捻子,蘸了油点上,照着来画。有时,为了刺激灵感,把袜子脱掉,叫随侍小僮,狂搔脚心,搔到痒处,至于不可遏抑的时候,他的灵感便汩汩而来,瞑目摇头,若甚得意,提笔一挥,不论是字是画,莫不妙到毫颠。


他所作以墨竹最佳;偶尔画大桃,每关直门来,把纸绢在床上铺好,脱下裤子,将屁股在颜料上一坐,狂跳数步,就纸绢上一印,便是一只大桃,再用毛笔随所印的轮廓加意勾勒一番,增上枝叶,一幅桃便这样地画成了,自谓是‘任天不任人之笔’。


傅抱石:得意之作皆得酒之帮助


书画大家的落款印章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的直抒心志,有的怀念故土或心爱之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很多画作的闲章更是别致,名曰:“往往醉后”,表示得意之作皆得之于酒的帮助。


傅抱石《人人送酒不曾沽》(1945)


傅抱石《人人送酒不曾沽》(1945)


傅抱石《琵琶行》


傅抱石《琵琶行


傅抱石作画时,身边是少不了一壶酒的。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仰头饮上几口,酒像一团火一样从喉管滑入胃中熊熊燃烧,烧起一腔豪情。于是笔在手中,壮气盈胸,肆意挥洒勾勒,抒发满怀激情。笔下涌现幅幅波澜壮阔的佳作,处处流露酒的神韵,其气势锋如万马奔腾,波涛汹涌,而且往往奇峰突起,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而另有一类作品,则神清气闲,深得酒之韵味,如描绘陶渊明的《寒林沽酒图》,疏林薄雾之中,陶渊明年与书僮沽酒吟诗,缓步前行,画面静谧散淡,人物飘逸自然,情境与心境融而为一。陶渊明亦是饮中君子,傅抱石画陶渊明,可谓意气志趣相投了。傅老的女儿也曾回忆:“酒对于父亲有很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他的绘画艺术里,酒更是起着微妙的作用。比方说,父亲构思画作时总是有一杯在手,以畅思路;在画的过程中,也要有一杯来振奋情绪;画得顺手时,则要喝一杯一鼓作气;不顺手时,更要喝一杯来排忧解难。如大功告成,兴奋之下那就更要痛饮几杯了!”


酒是傅老作画灵感的源泉。他的画艺得之于酒,几乎非酒不画,同时他也深知酒之危害。他说:“昔陈老莲、高凤翰、许友介……诸大师,均毁于酒;而我过去最敬佩的日本近代画家幸梅岭,桥本关雪……也毁于酒。”他也曾多次试差戒酒,但终未成功。酒是傅老艺术生涯中的灵魂,没有了酒,很难说艺术之树还能长青。嗜酒而深知酒之害,戒酒又难以断酒,这是傅老矛盾心态的真实写照。


祁井西:白天睡觉 午夜作画


祁井西(1901—1944)又名祁昆,字景西,号井西居士,斋号曰松崖精舍。北京人。因受民初追踪宋元之风的影响,专意摹古临古,尚北宗山水,所画理法精严,笔墨精致,枯润合度。在20-40年代的北京有一定影响。


祁井西作品


祁井西作品


祁井西作品


祁井西作品


祁井西熟读中国绘画史,知晓历代著名画家秉性、家室生活及掌故,对于绘画,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画家应先师古人,而后师造化。一个画家,若在【中得心源】上下工夫首先应从养气修身下手所渭养气【浩然之气】忠于国、忠于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祁井西是个十足的夜猫子,他常以夜为日,下午六时起床,午夜作画。家中养有八只狗,三只猫都是路旁拾来的流浪猫狗。他虽花钱无度但远富近贫,人性极好。


祁井西先生在民国期间为北平仿古山水画作出了贡献。祁先生一生作画辛劳,只活四十八岁便与世长辞。


巴尔蒂斯: 抽烟让我加倍集中精神


巴尔蒂斯,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1908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波兰贵族家庭,他虽没经历过学院式的教育方式,却是直接取法于东西方艺术经典,获感于自然与生活;虽抓取生活的瞬间,却有永恒的魅力。他的色彩典雅高贵,有一种厚重的丰富性。他在独立的敏锐沉思中表达人类普遍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呈现这个时代的真实却又似乎不在其中。


巴尔蒂斯 代表作《街道》(The street),1933年,现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巴尔蒂斯 代表作《街道》(The street),1933年,现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巴尔蒂斯 代表作《山》(The mountain),1937年,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是“四季画”的第一个季节-夏,后三个季节一直没画。画中的地点是瑞士伯尔尼高原

巴尔蒂斯 代表作《山》(The mountain),1937年,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画中的地点是瑞士伯尔尼高原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不喜欢甚至拒绝现代艺术。他说:"我不是一个现代画家,我一点没有当代气息"。他的画如他所言,是在“创造出一种可以传递事物之神并表现我所见到的现实之美的绘画”。


正是因为巴尔蒂斯不喜欢现代艺术,他成了一个孤独的美男子。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巴尔蒂斯喜欢上了抽烟,创作时烟不离口,他说“它帮我加倍集中精神。”


克里姆特:创作时穿就蓝色宽大袍子


克里姆特是十九世纪席卷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中三个巨大代表之一,也是争议最多艺术表现最复杂的一位。他是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即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他的艺术创作曾引起了空前的赞美,后来却又受到激烈的抨击。


克里姆特和芙洛洛


克里姆特和芙洛洛


克里姆特-《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1907年


克里姆特-《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1907年


克里姆特追求绘画内容的哲理性,艺术手法上的象征性,和实用的装饰风格。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矛盾与痛苦,生命的繁殖、生长、死亡这些抽象的人生课题。而他却要将这些哲理性的内容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人们被这一幅接一幅最终只是制造困惑的形象所震惊,他在画面上忧郁地倾诉性爱,流露的晦涩与神秘,甚至是梦幻的,但很难用语言去传达这些人生的色彩。在他油画中摆脱了那种写实手法,以象征与装饰手段来表达人生的某种欲望。


如此具有个性的克里姆特,创作时也独具特色。克里姆特工作室的花园绝大部分被围墙圈起来,里面长满了茂盛的植被。和罗丹一样,在画室的长椅上,一天到晚都会有模特儿,而克里姆特只穿着一件蓝色的宽大袍子,一旦捕捉到这些迷人女郎美丽的瞬间时,她们便前来供他作画。因此,他笔下的女子也总能给人予妩媚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怪癖,为了符合世界的眼光,克服了自己,因此也毁掉了他们的异禀,然而艺术家每次的呈现都证明了自己的独一无二,他们超越了怪癖走向了极点。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