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特立独行 “扬州八怪”到底怪不怪呢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3-25 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

摘要: “扬州八怪”通常指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李方膺。。说起怪这个字,容易让人联想起现代的网络热词“奇葩”,有不可思议,有别于常人的意味。那么,扬州八怪,怪在哪呢。

       张雄艺术网讯  2017年3月24日,“清孤不等闲——“扬州八怪”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馆开展,共展出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等人90余幅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一级品4件,二级品和三级品26件,作品均为真迹。


       “扬州八怪”通常指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李方膺。早在清朝时期,扬州八怪就已声名远播,其所创书画独树一帜,风格鲜明,至如今,在各大拍卖场上,常可见其踪迹。说起怪这个字,容易让人联想起现代的网络热词“奇葩”,有不可思议,有别于常人的意味。那么,扬州八怪,怪在哪呢。


        经历坎坷 皆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   的一生,不像他们的名字一样响亮,大多历经坎坷,最后都走上以卖画为生的道路。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家喻户晓,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即使在当代社会上,影响力依然巨大。郑板桥曾做过12年的官。为官期间,清正严明,惩恶扬善,爱护百姓,是难得的好官。但同时,他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一些施政措施也遭到豪绅的排斥。在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六十一岁的郑板桥,以“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的罪名辞官罢归。看厌了官场丑陋之态的郑板桥早有辞官的念头,曾在家书中写到"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1753年时,郑板桥“扯碎状元袍,脱去乌纱帽”,辞官还乡。回到扬州开始了卖画生涯。


       李鱓和郑板桥一样,也曾做过官。其在康熙五十年中举,于康熙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又由于遭嫉妒离职。 于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李鱓为政清廉,颇得民心,最后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金农作为扬州八怪之首,极富才气,却是一生布衣,在扬州卖画时间最久。而像黄慎、汪士慎、高翔、罗聘、李方膺皆在扬州卖画,维持生计。


       “八怪”有的是只是一介布衣,也有的是为官者,而这些身份不一的画家一起被统称“扬州八怪”,除了他们皆以卖画为生外,或许还有志气相投的因素。“八怪”大多不屑于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较喜与百姓接触,深深了解民间疾苦。面对百姓,他们是同情体恤,常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内心的愤恨苦闷,例如郑板桥的《悍类》、《抚孤行》、《逃荒行》就是如此,黄慎所绘的《群乞图》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画风泼辣。而面对权贵,他们不畏惧也不谄媚,例如爱画鬼的罗聘,他笔下的鬼形形色色,罗聘说“凡有人处皆有鬼”,而鬼“遇富贵者,则循墙蛇行,遇贫贱者,则拊膺蹑足,揶揄百端”,罗聘借鬼对权贵极尽讽刺。“八怪”卖画很任性,有时卖画偏偏不肯卖给庸俗的盐商,也不肯给大官下笔,宁愿得罪人,也不与之“同流合污”。八怪的行为可以说与当时社会潮流风气相悖,说怪也怪了。


  罗聘《鬼趣图》局部。一个男色鬼在挑逗女鬼,旁边这个白无常一样的鬼看热闹偷笑。


   罗聘《鬼趣图》局部。一个男色鬼在挑逗女鬼,旁边这个白无常一样的鬼看热闹偷笑。


        另辟蹊径 走自己的路 


       清时期的扬州可以说是文化荟萃之地,汇聚各地文人名流。但即使文化艺术兴盛,由于保守思想的影响、禁锢,当时的画坛以临摹抄照为主流,缺少生气。可“八怪”偏不不愿随波逐流,临摹照抄,而是另辟蹊径,自立门户。


       “扬州八怪”喜欢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可见梅、竹、石、兰这是他们最喜爱画的,以梅的傲骨、竹的清高、石的坚硬、兰的幽香寄托自己的的志趣和追求。郑板桥、李方膺擅画兰、竹,有节有香有骨,一气呵成;罗聘、汪士慎喜画梅,一个疏狂粗放、一个超然出尘,各具特色。生活亦是扬州八怪的绘画题材来源,他们常对生活和社会的不平之气、激愤之情以及对贫民阶层同情诉诸笔端,从而创作出抒发自己心灵、纵横驰骋的作品。扬州八怪绘画偏离了当时的“正宗”,有违时人欣赏潮流,人们感到新奇,也不足为怪。


郑板桥作品


郑板桥作品


清 汪士慎 梅花 嘉德2012秋拍成交价11.5万


清 汪士慎 梅花 嘉德2012秋拍成交价11.5万


       虽然扬中八怪的绘画偏离了“正宗”,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独具特色的绘绘画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理解赞赏,日益受欢迎。直至今天,他们的作品也是人们竞相收藏的对象。


        “扬州八怪”怪吗?似乎比起竹林七贤那样放浪形骸、哭笑无常相比,他们再正常不过了。怪就怪在他们“出淤泥而不染”,不论是在品行还是绘画。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