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秦宣夫《国庆游行图》:时代气息浓郁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8-12-13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周安庆

摘要: 《国庆游行》乃秦宣夫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代表作之一。画家描绘的正是1956年“十一”期间,广大民众载歌载舞、欢度国庆的壮观游行场景。

原标题:现代油画大家秦宣夫《国庆游行图》




秦宣夫(1906—1998)为现代中国油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史论家和教育家。因其生前淡泊明志、不事张扬,如今知晓他的人恐怕已经不是很多了。


秦宣夫原名秦善鋆,字宣夫,1906年5月生于“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自幼酷爱文艺,1925年起就学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0年赴法兰西留学绘画和美术史论,在欧洲数国开展艺术考察活动。1934年归国后,相继在北平艺专、清华大学,以及国立艺专、中央大学等单位工作,教授西画艺术及美术史论等。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系主任,以及中国美协理事、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平生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广获好评,1998年1月在南京病逝。


秦宣夫从青年时代就秉持“抱住人生,搂定自然,拼它个你死我活”的人生信条,不仅擅长油画、素描、水彩和水粉画,而且精于西方美术史论,在长期勤耕不辍的实践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艺术成就。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生前对其赞誉:“(秦)宣夫先生固以画名世,但彼尤为吾国卓绝之西洋美术史家。”而林风眠亦评价:“(秦)宣夫天赋予他光与色的融洽,在他的画面上,有印象派大师们可爱的色调,更又深刻地融入了新古典主义的含蓄伟大的线条,这种尝试的创作,新鲜动人,他这种对新艺术研究的态度,是很值得重视的。”主要代表作有《卡邦齐夫人像》《宫女》《采莲图》《母教》《青岛红房顶》《春雨》《庐山会议旧址》《扫雪》《漓江风景》和《夫子庙灯会》等。秦宣夫学识渊博,为人热诚善良,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身后还留下了一些学术著述。


展现在眼前的这幅油画《国庆游行》(见图),纵64.5、横80厘米,现藏于江苏省美术馆,乃秦宣夫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代表作之一。画家描绘的正是1956年“十一”期间,广大民众载歌载舞、欢度国庆的壮观游行场景。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许多城市每年大都开展游行集会、燃放烟火等群众国庆活动。文艺工作者们出于对新社会的一种向往热情,纷纷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关注时代和生活,真实生动地记录下不少宏大的历史场面,创作出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一批优秀作品。当然,艺术家们在那个特定年代怀有这样的心情,应该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稍后的当年“十一”活动增添了更为热烈的欢庆氛围。


秦宣夫在油画《国庆游行》的构图布局中,摄取了南京城市中心——新街口广场北侧的一个欢庆场面:平坦宽阔的中山路上,参加游行的工、农、兵队伍由近及远一望无尽,此刻正在朝气蓬勃地从北向南、依序通过新街口广场。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衣着鲜艳整洁的人们,手持花朵载歌载舞,心中漾起阵阵兴奋。“庆祝国庆”“社会主义胜利万岁”“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会议”等字样的红幅标语,在画面中醒目可见。大道两侧的电线杆整齐地排立着,法国梧桐树郁郁葱葱,迎街的建筑物也披上了节日盛装。观看游行的人们井然有序地处于马路两旁,人群中不时地爆发出欢呼声和鼓掌声,一浪接着一浪,飘向远方,游行队伍从远处迷蒙的天光中逐渐变大、变得清晰起来,接连不断地涌向新街口广场……街上还有穿制服的人民警察执勤,敬业的新闻记者正在聚精会神地抢拍群众游行翩翩起舞的镜头。这幅油画将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侧影艺术地定格了下来。


作为一位富有艺术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学者型画家,秦宣夫在《国庆游行》的创作中,以暖色调为主、注意冷暖之间的和谐对比,通过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等情境描绘,进一步营造国庆佳节的喜悦气氛,同时焕发出个人的艺术魅力。


该图像叙事用笔遒劲洒脱,色彩鲜丽明快,个性活泼奔放,始终充溢着昂扬向上的欢乐激情和热烈氛围,具有强烈浓郁的时代气息,令人心潮澎湃。从中窥视秦宣夫这一时期绘画创作特点,既比较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气氛渲染,也不过分囿于物象造型的细节刻画束缚。如今人们再透过该画面,仍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群众游行的盛大国庆氛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