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艺博会,繁荣还是过剩?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9-25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任旭

摘要: 然而,随着一场又一场的艺博会派对,我们似乎在光鲜的表面之下嗅到了一丝疲累,仔细想来,看似花样迭出的艺博会似乎在重复着相似的模式,而一轮接一轮的艺博会究竟是繁荣还是早已过剩,似乎值得深究。

原标题:任旭:艺博会 是繁荣还是过剩?


事件链接


明亮的会场,一排排各具特色的“格子间”,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巨幅的广告,熙攘的人群……穿梭其中的,既可能是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也可能是艺术收藏爱好者、身份神秘的“买手”,甚至是来凑热闹的“吃瓜群众”……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艺博汇迅速席卷了中国的大中城市。


虽然坊间盛传的“金七银八”的艺术市场火爆月已经过去,艺博会却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仅在还未过去的9月,就有不少热闹非凡的大规模艺博会。




9月16日,“艺术深圳”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艺术深圳”是“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系列专业展之一,自2013年以来已经举办了四届。


9月6日,“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是“影像上海”举办的第3届,展会覆盖了15个国家、24个城市,挑选了50余个参展画廊。


9月1日,“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艺博会聚集了中外100余家画廊、艺术机构,总面积15000平米。据悉,此次艺博会包含了更多迎合大众的艺术品及周边产品,让群众“买得起”,最终实现了1.3亿元的成交额。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


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大型艺博会的数量依然可观:9月23日,“艺术广东”在广州保利世贸馆举办;“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和“上海艺博会”分别于10月21日和11月3日举办;11月12日,“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在台北世贸中西举办……


不得不说,近年来国内爆炸式的艺博会将懵懵懂懂的国人推进了一个个琳琅满目、活色生香的艺术大市集当中,迅疾地刷新着人们对于艺术品和艺术品买卖的印象。毕竟,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只花几万元购买一件中产阶级完全消费得起的画作来装点家居。然而,随着一场又一场的艺博会派对,我们似乎在光鲜的表面之下嗅到了一丝疲累,仔细想来,看似花样迭出的艺博会似乎在重复着相似的模式,而一轮接一轮的艺博会究竟是繁荣还是早已过剩,似乎值得深究。


艺博会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据悉,1967年德国的“科隆艺术市场”首度使用了这一艺术展会形式,第二年,巴塞尔的艺术经销商沿用了这一形式,开创了至今依然炙手可热的“巴塞尔艺博会”。自此之后,这种容纳多所艺术机构一起展陈售卖的形式在国外被广泛沿用下来。


艺博会进入中国可追溯到1993年在广州举办的首个艺博会,然而真正大规模的兴盛则是近十年以来的现象。这种兴盛与目前国内艺术市场的疲软形成了鲜明对比:画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穿梭于各大艺博会之间,这些光鲜的展位往往在几天之后就被迅速拆除,转移到下一个会场。而据调查,实际上不少画廊和机构很难通过几天的售卖回收成本,然而他们依然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不懈地奔走于各大艺博会,希望竖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更多元化的销售渠道。这样的局面让笔者联想到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好博”展览里展现的景象:在艺博会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原本的光鲜变为一地狼藉。其中的对比十分值得玩味。


笔者采访了798和草桥艺术区数个画廊的有关人员,面对应接不暇的艺博会,越来越多的画廊既兴奋又紧张:一方面,光鲜的展场、人头攒动的景象似乎显示着市场的潜力;另一方面,巨大的成本损耗和入不敷出的现状又令人担忧。这似乎变成了一场不知能否翻盘的赌局,为了寻找市场而越来越频繁地参加艺博会,却在一场场艺博会之后计算着、思索着成本与利润之间的比例。


不少画廊负责人表示,他们不再如之前那样频繁地在艺博会露脸了,对于艺博会的选择更加谨慎。这似乎昭示着艺博会的疯狂正在归于平静和理性。但是只需要随便走进一家艺博会的展场,这种刚刚恢复的理性似乎又不复存在了:依然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画廊和艺术机构扎堆在每一场艺博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猜测着哪些才是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为了减少销售的压力,不少画廊开始调整自己参加艺博会的思路,近年来小幅作品和价格相对较低的作品成为了稳定销售的法宝之一,而与作品相关的周边产品也纷纷上线。这些作品和商品面对的往往是之前被画廊忽略掉或者没有引起重视的客户群。这也许是好事,但其中也透露着某种心酸的意味。某画廊工作人员戏谑地说道:网不到“大鱼”,只好拿“小鱼小虾”填肚子了。


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现场


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现场


而作为艺博会的主办方来说,在盈利的同时,似乎也面临着各方面的不小的挑战。在艺术期刊《阿波罗(Apollo)》杂志2月号中,针对艺博会的利与弊进行了专题辩论,其中伦敦START艺博会总监Niru Ratnam站在反方立场,他提出:“博览会疲劳症”(fair-tigue)一词出自作家乔尔吉那·亚当(Georgina Adam),用来形容她对日益增长的艺博会名单的反感。而针对艺博会类似且典型的展陈、售卖形式,他说:“艺博会的空间和结构却在很大程度上留于老套。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贸易博览会的模式——如此博览会的选址、视觉和感官设计无妨去卖卖轻型机械或者手表。正因为错误地选择了这种模式,所以导致了艺博会规模的标准化,一般100多个展位是标准,当然按规矩还有一条条长长的走廊,展位应当在走廊两侧一字排开。”我们看到,在国外,经过了艺博会的“滥觞期”之后,不少人对艺博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应该提高门槛、是否应该改变制式、是否应该将策展系统引进艺博会中……这些都是他们正在讨论的问题。


在艺博会的浪潮中,也许中国要走的路还很远。而目前艺博会的状况究竟是繁荣还是过剩,未来又应该怎样做出调整,确实是需要多方思考的问题。


网友互动


@小碘酊13:艺博会时代,画廊太着急推销自己,疲于奔走在艺博会间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成本,反而丧失了原本的阵地,丧失了自己本身的市场优势。这对已经形成的市场秩序是一种伤害。


@你好,再见:对于买家来说,艺博会是个好的去处。一场艺博会逛下来有大开眼界的感觉,用最节约的成本看到了更多的艺术品、用最少的时间与更多的艺术机构进行了交流。


@大汶河:艺博会逛多了感觉像在逛市场,这些年的艺博会上的作品浮躁得很,多是博人眼球,却难见到沉下心来创作的好作品。泛滥的艺博会对艺术家的创作有极大的导向作用,在这样的售卖方式之下,也许只有夸张才能引起买家注意。这可不是好现象。


@匿名:画廊、艺博会和买家,三方买卖间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其实很清楚。不少画廊和艺术机构每年参加这么多场艺博会其实也是迫于无奈,艺博会对传统市场冲击很大。


@匿名:也许不是艺博会过剩了,而是艺博会的形式出现了问题,大市场式的售卖方式并不适合艺术品。也许当艺博会也有专门的策展人去规划时,情况会得到好转。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