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蒲甓雅集:既古且雅 菖蒲是文人雅物, 其“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的性格极受文人喜爱,观之可以清人之心,动人高蹈远隐之思。
原标题:既古且雅
菖蒲与古字砖结合在一起是什么样的感觉?
“蒲甓雅集——会稽菖蒲古字砖特展”这些天在上海朵云轩艺术沙龙(南京西路)对外展出,此次展览由上海朵云轩和会稽金石博物馆联合举办,主要展出会稽金石博物馆所收藏的历代古字砖及菖蒲。
菖蒲是文人雅物, 其“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的性格极受文人喜爱,观之可以清人之心,动人高蹈远隐之思。对于士大夫文人来说,菖蒲不沾污泥,仅仅凭借净石与清水生存,显得有一种象征意义,是君子品行的镜影。点缀石头、生满菖蒲的“蒲石盆”,就成了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装置,盛行至今。
砖的本字为“甎”,尚有“甓”、“塼”等古名,有关砖的记载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过。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制造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出土的砖见于西周的陕西扶风周原遗址。古砖上的文字和画像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丰富多彩的砖文、画像不但为历史、考古、古文字及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此外,还有一件东晋书圣王羲之夫人郗璇的墓志,长65厘米、宽53厘米,400余字。长期以来,研究王羲之基本停留在文史上,缺乏有力的实物佐证,即便是王羲之生卒年限、死后葬于何地都有争议,而此碑的发现对考证王羲之生平及其家族史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胡莹)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