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展览资讯

中外美术作品展在炎黄艺术馆“互绘·相知”

发布时间:2016-09-18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周

摘要: 9月10日,“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近年来中国美协对外交流成果的集中呈现,共分五大板块。展览持续至9月20日。


  原标题:聚焦“一带一路” 弘扬“丝路精神”“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在京举办



中外嘉宾在开幕式上合影


刘大为、徐里等与国外嘉宾共同参观展览


吴为山、陶勤与国外嘉宾亲切交谈


国外使节饶有兴趣地欣赏展览


  雄浑苍茫的大漠孤烟、茂密繁盛的热带雨林、高耸巍峨的寺塔教堂、绚丽多姿的异域风情……这些收于画幅之中的各国美景,组成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9月10日,随着展览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拉开帷幕,逾200件中外美术佳作集体亮相,将6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神奇绚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示在观众面前,呈现了中外美术家眼中的多彩世界。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覃志刚,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兼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侨联秘书长陈迈,外交部行政司参赞许蔚,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陈发奋,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何继宁,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李六三,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张江舟、党委副书记张兵,中央编办一司副司长马震,中央文献研究室办公厅副主任孙东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副总监田忠卿,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刘冬妍,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中国友联画院常务副院长李荣海、《荣宝斋》杂志社社长唐辉等以及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巴哈马驻华大使保罗·克梅兹、马耳他驻华大使约翰·艾克力那、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米兰·巴切维奇及希腊、荷兰、印尼、委内瑞拉、伊朗、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克兰、白俄罗斯、柬埔寨等使馆的外交使节等出席开幕活动。开幕式由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主持。

  开幕式上,主办方首先播放了《互绘·相知》外事宣传短片。陶勤介绍,“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是近年来中国美协对外交流成果的集中呈现,共分五大板块:“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以中国画为主,题材集中于“一带一路”;“外国美术家眼中的中国”则以油画为主,题材集中于“中国元素”;“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和“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研修项目”继续呈现对美术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虚拟现实画展则邀请观众亲身体验历届北京双年展部分捐赠作品与数字媒体结合的全新演绎。

  夏潮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三年前在此举办首次“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展览时的盛况,中国美术家笔下的五大洲风情依然历历在目,也创新了中外美术交流的形式。他表示,今天邀请中外美术家相互描绘,则再次为这种交流形式增添了新的内涵。本次展览共同特点是多数作品都基于写生,在写生基础上展开想象,发挥不同国家艺术语言的优长。参展的中国美术家经常出国采风写生,尤其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情有独钟,因而其作品以中国艺术语言讲述外国故事,注重笔墨韵味和意境营造;国外美术家大多参与过北京双年展主办方组织的中国内地采风写生活动,对“中国元素”“中国梦”心往神驰,他们的作品以外国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注重色彩表现和意象构成。他希望这种互绘的美术交流新形式能够延续下去,不断向纵深发展,产生更多优秀作品。

  刘大为从美术家的角度简要梳理了中外美术交流史。他表示,从古代起,中国美术便借助丝绸之路等通道,在接触并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塑造,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艺术特色。近现代以来,中国美术家主动迈出国门,在坚守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之上,更加广泛地研究、借鉴外来美术形式,产生了一大批借传统水墨表现异域风情的独特画作,体现出多元共生的艺术态势。刘大为指出,展览所呈现的“海外研修工程”和“吕霞光画室研修”板块,记录了美术家们探索、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精粹的收获与记忆,体现出培养德艺双馨并具有国际视野的美术家队伍的阶段性成果,是中外美术从古至今持续交流的接续与延伸,中国美协将继续使用、维护、拓展好这些优质的交流平台。他特别向吕霞光画室创始人吕霞光夫妇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开幕式结束后,伴随着现场悠扬的小提琴乐曲,中外来宾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展览。当观众从作品中欣赏到用不同于本民族艺术特色的手法所描绘的熟悉的故国景色时,顿时倍感亲切,美术在这一刻真正走进了内心。

  在随后举行的“从互绘相知到丝路与世界文明”中外美术家座谈会上,主办方邀请国内知名理论家、国际策展人、部分中外参展美术家,以及外交部、中国外文局、荣宝斋等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美协对外交流的代表参与研讨。与会者在发言中抒发观展感想,畅谈创作经历,立足“一带一路”,深入探讨“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古今活力,为明年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提供积极建言,积蓄创作灵感。大家一致认为,展览显露出当代中国美术家强烈的使命感和开阔的文化胸襟,呈现出中外美术家对艺术探索的多样性,以及对加强交流合作的渴望与诚意。中外美术界应该具备“命运共同体”意识,携起手来,继续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相互学习、鼓励创新,不断夯实合作基础、实现共同发展,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再推进一步,力促形成“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与会者们也共同期待明年的北京双年展能再次将“文化丝路”推至全新的高度。

  展览持续至9月20日。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