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展览资讯

东方物语:青年艺术家为传统艺术发声

发布时间:2017-03-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亦奕

摘要: 2月24日,由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并主办的 “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突破常规的展陈模式,突出建构具体作品与展示空间之间的关联,展出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等当代艺术形态的17位青年艺术家的最新作...

       原标题:青年艺术家的“东方物语”


       寤寐(真丝) 2015年  黄薇


       寤寐(真丝) 2015年  黄薇


 少年(水墨绢本和亚克力) 2017年  杨凯


 少年(水墨绢本和亚克力) 2017年  杨凯


       如何使用艺术语言探寻与西方及全球的对话方式?如何将东方的传统文脉传承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亚洲特殊的东方精神如何在当代语境中生长?2月24日,由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并主办的 “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突破常规的展陈模式,突出建构具体作品与展示空间之间的关联,展出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等当代艺术形态的17位青年艺术家的最新作品20余件,让观众领略到多元丰富的亚洲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柳淳风解释了展览主题“东方物语”的内涵:一方面旨在展现亚洲艺术家观察当下社会现实的独特态度,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家并非直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关注,而是用水中捞月、以柔克刚、刻意模糊的方式来诠释观察,这是东方文人特有的方式,更是延续传统文脉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东方物语”也试图传达一种方法论的思考,“物”作为此次展览的隐性线索,在整体的艺术语言上彰显艺术家对材料、空间、尺度及其与本我关系的表征。突出的“手工感”“工匠性”是展览的特殊面貌。


       因此,在“国眼”看世界、物尽其用、新都市与多媒介三个展陈板块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用丝绸、棉花、木材、石料、钢铁等自然的或工业的材料,以传统手工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作品表现出艺术家对各种物的重组,来展现现实生活与传统语境的对话和关联,有艺术家用丝绸或手工描绘的方式来创作山水作品,也有艺术家用收藏经历来表述当代生活的体验,还有的作品表现的是艺术家对都市生活的多面思考,等等。前卫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细腻的观察,亚洲青年艺术家经由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传统东方文化与全球化的现代文明的汇聚与交融,阐发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与社会命题。


       艺术家杨凯创作的两幅仿宋元中国画作品《少年》和《寸金》古意十足,水墨在空间中形成的影子投射在绢本上。他介绍,这两幅作品均用10年以上的旧绢创作,《少年》表现的是树幼时的状态,《寸金》则是树成年之后的状态,从作品名称和图形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概念。“我们这代人对物的感受更多的是依托于网络和二次元的世界,找寻资料的途径和手段比以前的创作者更丰富,但对物质性的精神感受却没有前人深刻。” 杨凯说,这两幅作品远看是画,近看却是恍惚的重叠的影子,“正是由于对传统的认知不清晰,所以这种虚拟的状态会存在于画面中。”杨凯这样诠释自己对传统的再认识过程。


       中国台湾艺术家黄薇创作的《帝脊》和《寤寐》两件作品,分别采用了敲铜和刺绣两种中国传统手工艺,空间中刚与阳、阴与柔交相呼应,黄薇表示,《帝脊》中的相互分隔的经盘代表对时间和空间的刻画,寓意代代传承,即在时间流传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将传统的文化艺术用现代语汇重新阐释,并向未来发展。而刺绣作品《寤寐》则是由1000多条、近3万米长的绣线绘制而成,共有56种颜色,“人们对于美的感动很多时候来自于大自然,这种感动可以用相机来捕捉那一瞬间,但如果触摸到这种感动,并透过手艺诠释出来,这种美和精致度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黄薇说。


       用什么态度和出发点来准确传达当代艺术的状态?如何和真实的传统去对话?柳淳风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和回归已经开始,“通过对物质和材料的把控来传达艺术家和传统的关系以及对待传统的态度,或者是从传统文脉中走出来,凸显当下文明的力量,这是此次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作品的整体面貌,同时,展览所呈现的手工重组的整体样式也与古代中国文人画的艺术气质相契合。”柳淳风指出,传承东方文脉绝不是简单的挪用元素符号,回归的是传统精神和东方意识,是对自我语境的一种回归。


       作为文化部“2016年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展览项目之一,“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的策划持续近一年的时间,其间,展览的策展思路出现过变化,考虑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整个中国的地域特征在发生变化,地域的概念也在扩大,尤其是中国在近几年世界和亚洲的地位明显提高,而这样的变化多多少少都能从艺术中反映出来。2016年11月,柳淳风在与青年扶持计划的评委老师们进行深度讨论之后,她决定将“国家”的概念扩大成“亚洲”的概念,通过展览中的艺术作品,来发现亚洲各国对传统文脉传承的共性,最终确定了以“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的展览主题。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中国美术馆是国家最高美术殿堂,肩负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职责,该展的举办正是落实这一文化职责的具体措施之一。同时,策展是一项专业化、职业化的行业,需要各方因素共同促成,也需要策展人不断地积累学术成果。今后中国美术馆会为青年策展人创造更多可能性。


(责任编辑:晓兰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