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拍卖
  • 张雄艺术网与海峡两岸中

  • 丝路与艺术——中国名家

  • 全球艺术品保真交易平台

  • 全球艺术品保真交易平台

  • 民间组织在一带一路建设

  •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解读

  • 2017首届新丝路(厦门)

  • 全球艺术品保真交易平台

  • 全球艺术品保真交易平台

  • 唐绍云

  • 孙景浩

  • 中国传统文化的守卫者—

  • 师界弘

  • 牛惠民

  • 张东林

  • 2013首届中国画学术高峰

  • 雅公

  • 《月是故乡明——刘伯良

  •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解读

  • 助残扬艺、爱心送春联

视频信息标签: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张雄艺术网

名称:瑞士超现实主义雕塑大师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简介: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瑞士超现实以及存在主义雕塑大师,画家。1901年10月10日生于博尼奥,早年画过素描和油画,成就最大的是雕刻。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

1934年贾科梅蒂33岁,超现实艺术家们将贾科梅蒂创作理念的改变视为一种背弃,并召开了一个会议,指责他对超现实主张的不忠,贾科梅蒂随后走出会议室,从此离开了布鲁东所属的超现实团体。

他的雕塑、绘画及素描,都源于他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观点,也反映出20世纪人类的软弱与不堪一击。他的雕塑呈现典型的特色:孤瘦、单薄、高贵及颤动的诗意气质。绘画多以亲友为描绘对象,色调偏暗沉。素描则较为自由,但处处可见一位艺术家的苦心与才情。令人动容的是,他那脆弱和保护姿态,以及那原型的即兴

瑞士艺术家贾科梅蒂是20世纪存在主义艺术大师,也是一位开创写实新视野人像艺术大师。贾科梅蒂表示:“人为什么要画,要雕塑呢?那是出于一种驾驭事物的需要,而唯有经由了解才能驾驭。”他的雕塑、绘画及素描,都源于他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观点,也反映出20世纪人类的软弱与不堪一击。他的雕塑呈现典型的特色:孤瘦、单薄、高贵及颤动的诗意气质。绘画多以亲友为描绘对象,色调偏暗沉。素描则较为自由,但处处可见一位艺术家的苦心与才情。令人动容的是,他那脆弱和保护姿态,以及那原型的即兴

1930年他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成为此派代表性的雕塑家。1935年他脱离超现实派,回到画室重头开始面对眼前实物写生。普鲁东曾因此讥笑道:“一个头像、一个苹果,谁不知道是什么?”但对贾科梅蒂,在视觉直观中,它们是什么会变得非常可疑。他认为传统雕塑塑造一个头像,只是塑造一个与真人原型的等同物,以为这样可以等同真实本身;其实,这并非视觉,只是知性、概念。如果在视觉现象中,一个人永远与周围的环境无法分离。也就是说,这个人的真实只能在其存在的空间中才能显现。贾科梅蒂为此举例说:我对那个对面街上行走的女人的微小形体感到惊讶,看着她越变越小,而我的视觉范围则大幅度扩大,我看到的是一个四面八方浩瀚的空间……相反,如果她靠得太近,譬如两公尺,那我自然再也看不见她,连实物原型尺寸都不是,她已经侵占了全部视野,只是一团模糊。若停止观看时,她的存在也几乎终止了。任何东西只是一种显现,真实永远隐显于实存与虚无之间;对有限事物的真实、绝对的追寻是无限的。因此,真实的追寻并不在于求得精确,而在于试着理解究竟看到了什么,并把看到的如其所是地描绘下来。他对此有限事物而无尽追寻曾惊叹道:“奇遇,大的奇遇,在于每一天,从同一张面孔(或一个杯子、一个苹果)上看到某种不曾认识的东西出现,这比所有的环球旅行都要伟大”。

面对其作品,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战后人性的困境,而且是大众社会内都市中的个体的困境--在广大而复杂的社会、政治、建筑结构中,每个人都被同一化,生存于心理孤绝的状态中。‖城市广场‖有几分类似于其早期作品‖早晨四点钟的宫殿‖,然后表现重点已由形体转向感觉--贾科梅蒂创造出了其最为痛切、孤绝的隐喻。这些粗糙的、皱缩的表面,空白、无表情的面容,自远而观的尺寸,使这些极小的形体展现出相互间及与观者本身的荒芜的远离。

制片人:张雄 监制:陈家心 策划:谢培辉  编导:洋帆   后期:谢培辉 统筹:洋帆

上传日期:2016年04月22日

请扫描视频二维码

用户评论
分享到:

加载更多+

最新视频
  • 叶子艺术人生

  • 张亚雄雕刻汉白玉厦门...

  • 张亚雄雕刻创作汉白玉...

  • 张亚雄让中国艺术品动...

  • 张亚雄让中国艺术品飞...

  • 水墨丹青传奇录 雕刻...

最热视频
  • 《个性派画家张燕(弄...

  • 徐里:东方的神韵 中国...

  • 重彩岁月,石桥印象—...

  • 蘇牧真|花非花,霧非...

  • 時光林|愛.生而不息

  • 陳忠藏|藏在時光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