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达·卡罗,1907年7月6日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瑶坎街区,6岁时弗里达得了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18岁那年她乘坐的公共汽车与一辆有轨电车相撞,此外,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虽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终身不能生育,而且伤痛如影随形,有时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来缓解肉体的疼痛。弗里达在苦痛中用绘画来转移注意力,父亲为她买了笔和纸,母亲在她的床头安了一面镜子,透过镜子她开始画自画像。
弗里达·卡罗 —我不画梦我画我自己的现实
200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以好莱坞摄制的传记片《弗里达》作为开幕影片,将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定格为一道永恒的风景。对于美术圈中的人士来讲,弗里达的名字并不陌生。但普通公众也许只能通过这本传记《弗里达》来明白她在百年之后还会被好莱坞看中的原因,并且有可能真正走进一个画家、一个奇女子的世界。这是一位自传型画家,她的全部艺术成就或许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她的迷人的女性气质,她的曲折多姿的生活,还有凝结着她的敏锐直观的生命体验的诸多画作。
弗里达是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喜欢追求“惊奇和特殊”,会穿着华丽的墨西哥民族服装、戴着绚丽的头饰与耳环走街过市,毫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她是美丽的,甚至“稍有瑕疵也恰好增添了她的魅力”。两条几乎连成一线的浓眉,上唇还微微有些胡子,这都是她最著名的特征。她纤小而热烈,有众多有名的男女情人和仰慕者,曾经一度和托洛茨基是极亲密的朋友,接受过共产主义的思想。而在她的情感生活中占据主宰的,还是她的丈夫——墨西哥著名壁画家迪戈·里维拉。“他们的每一次冒险,他们的爱、争吵及离婚、复婚”,都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弗里达47岁时逝世。度过了短暂而又激烈的一生后,她的最后遗言是:“我希望死是令人愉快的,而我希望永不再来。”——她终于可以在死亡中获得平静。回顾这一段艺术与人生之路,会使人想起翟永明《母亲》中的诗句:“我甚至是你的血液,在黎明流出的血泊中,使你惊讶地看到你自己。”
弗里达·卡罗 —我不画梦我画我自己的现实 2这位墨西哥女画家,“折翼的天使”在生命中最后一年才举办了首次个展。那时她已一身伤残,躺在一张五彩斑斓的大床上被抬进画廊。她粲然一笑:“请注意,这具尸体还活着。”她的周围簇拥着无数的崇拜者——当然,这是2002年威尼斯开幕片《弗里达》里的情景,远不能概括真实的弗里达一生的风光与苦痛。
制片人:张雄 监制:陈家心 编导:洋帆 主持人:洋帆 摄像:陈佳镇 后期:陈佳镇 统筹:洋帆
请扫描视频二维码